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京剧、汉剧、楚剧和歌剧中的《红梅赞》唱段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3 21:03
  《红梅赞》选自《江姐》根据《红岩》红色革命小说改编而来,创作于1964年,由阎肃作词,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江姐》是我国创作最为影响力的第二部重要的歌剧,由中国人民总政部歌剧团首次搬上舞台,它的诞生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也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经典。这首作品当天公演20多场,座无虚席、场场爆满,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一年后,受到歌剧《江姐》在全国各地演出的影响,紧接着全国各大剧团纷纷学习,各大剧种在围绕剧情的同时,大量借鉴对作品不断改编。1965年黄石汉剧团首演了汉剧版《红梅赞》。2001年京剧程派经过多次创作研究,又把京剧和歌剧相结合,加以创作出京剧《红梅赞》,这部作品再一次登上高峰。楚剧随后楚剧《红梅赞》再次以不同的戏曲剧种出现在各大戏剧舞台上。《江姐》这部作品经过几十年的流传,至今依然受到较多好评。本研究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分别阐述了京剧、汉剧、楚剧和歌剧四个剧目《江姐》的创作背景。第二部分以《红梅赞》的唱段艺术形式为例,对它们之间进行了音乐风格分析,把京剧、汉剧、楚剧和歌剧通过音乐创作风格,曲牌特点,语言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第三部分以《红梅赞》的艺术唱腔形式为例,对京剧、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对象及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
        二、音乐形态研究
第一章 京剧、汉剧、楚剧与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京剧唱腔《江姐》的创作背景
    第二节 汉剧唱腔《江姐》的创作背景
    第三节 楚剧唱腔《江姐》的创作背景
    第四节 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
第二章 京剧、汉剧、楚剧与歌剧《红梅赞》的音乐风格分析
    第一节 京剧《红梅赞》的音乐风格分析
        一、音乐创作风格
        二、曲牌特点
        三、地域特点
    第二节 汉剧《红梅赞》的音乐风格分析
        一、音乐创作风格
        二、曲牌特点
        三、地域特点
    第三节 楚剧《红梅赞》的音乐风格分析
        一、音乐创作风格
        二、曲牌特点
        三、地域特点
    第四节 歌剧《红梅赞》的音乐风格分析
        一、音乐创作风格
        二、曲牌特点
        三、地域特点
第三章 京剧、汉剧、楚剧与歌剧《红梅赞》的演唱分析
    第一节 京剧演唱分析
        一、唱腔特点
        二、用声特点
        三、语言特点
    第二节 汉剧演唱分析
        一、唱腔特点
        二、用声特点
        三、语言特点
    第三节 楚剧演唱分析
        一、唱腔特点
        二、用声特点
        三、语言特点
    第四节 歌剧演唱分析
        一、唱腔特点
        二、用声特点
        三、语言特点
第四章 京剧、汉剧、楚剧与歌剧唱法的对比分析
    第一节 四个剧种的共性
        一、演唱技术的共性
        二、角色塑造的共性
    第二节 四种唱法的差异性
        一、音乐风格的差异性
        二、演唱风格的差异性
        三、地域特点的差异性
        四、语言特点的差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歌有风雅,修辞赋比兴——民歌中赋、比、兴修辞手法的运用探究[J]. 陈好建.  北方音乐. 2019(20)
[2]中国京剧——一条千年流淌的文化之河[J]. 周明.  黄梅戏艺术. 2019 (03)
[3]浅谈京剧老生唱腔的传承与创新[J]. 晋金增.  大众文艺. 2019(17)
[4]京剧杨派老生《文昭关》“叹五更”唱腔赏析[J]. 周小川.  人文天下. 2019(16)
[5]论民族唱法对京剧表演艺术的借鉴[J]. 陈荔.  戏剧之家. 2019(19)
[6]程派京剧《江姐》中《红梅赞》选段的唱腔分析[J]. 罗殷.  戏剧之家. 2018(32)
[7]融京剧元素于民族声乐作品中的研究[J]. 李笃国.  北方音乐. 2018(14)
[8]中国民歌唱法的现状及发展初论[J]. 杨春.  明日风尚. 2018(10)
[9]广东汉剧的继承与创新研究[J]. 黄东阳.  芒种. 2018(10)
[10]分析歌曲《红梅赞》[J]. 王玮.  山西青年. 2017(22)

博士论文
[1]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 盛雯.华东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哦呵动情、悲迓催泪,楚剧声腔的时空流变[D]. 吴欣蔚.华中师范大学 2018
[2]民族唱法在楚剧声腔演唱中的运用与呈现[D]. 张迈之.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第五代“江姐”的演唱特点与角色分析[D]. 刘霞.陕西师范大学 2016
[4]汉剧陈派声腔及其演变研究[D]. 左婕.华中师范大学 2016
[5]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汉剧表演艺术特征探究[D]. 王柳.武汉理工大学 2016
[6]论蒙派京剧音乐的民族性特征[D]. 邢茜.内蒙古大学 2012
[7]红梅盛开 喜获众芳[D]. 徐硕.山东师范大学 2011
[8]论歌剧《江姐》中“江姐”的演唱[D]. 张丹.河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0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00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37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