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别、文化—台湾创作社剧作多元认同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8 04:56
本文以台湾创作社剧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台湾当代社会多元主义的文化倾向,分析以创作社为代表的台湾当代剧场对于身份认同的多元叙事策略与现象,试图对当代台湾社会文化和台湾剧场进行对照交叉探索。通过分类研究和文本细读,本文从历史与国族、女性与性别以及全球化和文化三条考察路径,纵向贯通不同剧作家作品,重点分析纪蔚然、周慧玲、魏瑛娟等剧作者代表作中的认同叙事内涵与策略。第一章以历史与国族认同叙事为研究对象,从反权威、反本质文化观点与寓言化剧作出发,重点考察魏瑛娟《西夏旅馆·蝴蝶书》对历史与国族权威叙事,从身世到身份的寓言化叙事策略和多元主义历史认同的叙事观点,表明了创作社剧作对台湾社会的深度关照和深刻文本内涵。第二章主要就女性和同性恋者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叙事为线索,把握从叙事到扮演的身份重构,重点解读周慧玲和《少年金钗男孟母》对女性和同性恋者的积极关注,以及以书写和扮演解构认同定式的叙事策略,全面展现性别身份的失语和发声过程,展现了创作社剧作多元的性别观念。第三章把重点放在全球化和文化认同领域,展现了全球化背景中传统和大众媒介介入下,现代文化身份的分歧观点。纪蔚然《影痴谋杀》以戏仿的叙事手法较强烈...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历史与国族认同
第一节 死亡的历史:解构权威叙事
第二节 分歧的族群:“后”解构危机
第三节 从二元对话到多元认同——《西夏旅馆·蝴蝶书》:魏瑛娟作品的西夏寓言
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与性别认同
第一节 cafe里的“她”:被言说的女性
第二节 书写与扮演: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重构
第三节 性别模糊与建构认同——《少年金钗男孟母》:周慧玲作品的扮演意识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异乡即是家乡:跨文化身份的可能与危机
第二节 大众媒介文化:模式化或个性化
第三节 西方文化话语下的身份——《影痴谋杀》:纪蔚然作品的严肃戏仿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严后台湾文化场域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与性别政治[J]. 刘小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0)
[2]纪蔚然在当代台湾剧坛的价值和意义[J]. 胡星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2)
[3]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J]. 陈永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他山之石:以台湾为例看现当代戏剧发展规律[J]. 周慧玲.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4)
[5]异乡记[J]. 朱宜,刘微明.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6(01)
[6]舞剧《薪传》中西文化元素融合探究[J]. 王营营. 当代音乐. 2015(15)
[7]身份隐匿、族群分化与同性恋运动[J]. 王晴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8]性别叙事的隐喻特征——周慧玲剧作论[J]. 李嘉琪. 艺苑. 2014(04)
[9]解构理论与身份认同[J]. 沈立岩,何玉国.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后现代“戏仿”的美学阐释[J]. 刘桂茹. 学术论坛. 2012(06)
硕士论文
[1]台湾当代文艺政策与剧场体系的构建[D]. 张雯.南京大学 2012
[2]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文学寓言观[D]. 魏宁.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261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 历史与国族认同
第一节 死亡的历史:解构权威叙事
第二节 分歧的族群:“后”解构危机
第三节 从二元对话到多元认同——《西夏旅馆·蝴蝶书》:魏瑛娟作品的西夏寓言
小结
第二章 女性与性别认同
第一节 cafe里的“她”:被言说的女性
第二节 书写与扮演: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重构
第三节 性别模糊与建构认同——《少年金钗男孟母》:周慧玲作品的扮演意识
小结
第三章 全球化与文化认同
第一节 异乡即是家乡:跨文化身份的可能与危机
第二节 大众媒介文化:模式化或个性化
第三节 西方文化话语下的身份——《影痴谋杀》:纪蔚然作品的严肃戏仿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解严后台湾文化场域中的女性主义思潮与性别政治[J]. 刘小新.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10)
[2]纪蔚然在当代台湾剧坛的价值和意义[J]. 胡星亮.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6(12)
[3]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J]. 陈永国.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他山之石:以台湾为例看现当代戏剧发展规律[J]. 周慧玲. 上海艺术评论. 2016(04)
[5]异乡记[J]. 朱宜,刘微明. 戏剧与影视评论. 2016(01)
[6]舞剧《薪传》中西文化元素融合探究[J]. 王营营. 当代音乐. 2015(15)
[7]身份隐匿、族群分化与同性恋运动[J]. 王晴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2)
[8]性别叙事的隐喻特征——周慧玲剧作论[J]. 李嘉琪. 艺苑. 2014(04)
[9]解构理论与身份认同[J]. 沈立岩,何玉国.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10]后现代“戏仿”的美学阐释[J]. 刘桂茹. 学术论坛. 2012(06)
硕士论文
[1]台湾当代文艺政策与剧场体系的构建[D]. 张雯.南京大学 2012
[2]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文学寓言观[D]. 魏宁.山东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72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07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