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历程回顾与反思—从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谈起

发布时间:2021-08-14 18:48
  本文将以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一文“戏曲改革”(以下简称戏改)方针为起点,当今剧团存活现状为终点并结合我国近代“戏改”历程重新审视“戏改”,讨论“戏改”有无必要等相关问题。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是对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一文中出现的“戏剧”、“歌剧”、“戏曲”三个名词进行概念的界定。第二章是对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一文的梳理。第三章首先对我国近代戏改历程进行梳理,并从当今剧团存活现状重新审视“戏改”,讨论我国戏曲是否需要改革等相关问题,并据此得出结论。以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有所助益。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20世纪中国戏曲改革历程回顾与反思—从曾志忞《歌剧改良百话》谈起


戏曲发展曲线图,纵坐标显示的是戏曲种类数,横坐标是时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川剧艺术生产结构变革对剧作者及其创作的影响[J]. 魏锦.  四川戏剧. 2017(11)
[2]1949年前悦来茶园与川剧的关系初探[J]. 蒋小琴.  文史杂志. 2017(06)
[3]对戏曲电视剧发展前景的新思考[J]. 魏南江,郭宝玉.  中国电视. 2017(11)
[4]从李宣倜握兰簃裁曲唱和看民国戏曲的嬗变[J]. 马国华.  韶关学院学报. 2017(10)
[5]从戏曲剧目发展看服装设计创新意识[J]. 杨海燕.  戏剧之家. 2017(19)
[6]从《惜·娇》看传统戏曲改编的新模式[J]. 曹竞匀.  山西农经. 2017(18)
[7]论昆曲《牡丹亭》的历史变迁——基于“社会音乐学”视角的分析[J]. 许洁,曹金.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7(03)
[8]新潮演剧与二十世纪戏曲生态重构及其嬗变[J]. 吴民.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7(03)
[9]新潮演剧与二十世纪戏曲生态重构及其嬗变[J]. 吴民.  戏剧文学. 2017(09)
[10]戏曲改良的商业化叙事——基于《舞台生活四十年》的讨论[J]. 吴路伟.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9)

博士论文
[1]《红楼梦》戏曲、曲艺、话剧研究[D]. 刘衍青.上海大学 2015
[2]文学重建与民族国家新生[D]. 刘绍峰.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樊粹庭文集》整理与研究[D]. 徐芳芳.河南大学 2014
[4]二十世纪末叶戏曲现代戏研究[D]. 杨谨瑜.山西师范大学 2013
[5]戏曲现代教育改革发展历程研究1949-2009[D]. 董昕.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3
[6]瓷语盛世[D]. 李青阳.南京师范大学 2013
[7]新时期戏曲生态批评述论(1979-2009)[D]. 吴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8]近代戏曲改良运动研究[D]. 马跃敏.河南大学 2012
[9]都市生活与文化记忆[D]. 任晓飞.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0]民国时期的戏曲理论研究[D]. 金景芝.中央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娱闲录》中的戏曲资料研究[D]. 郭萌萌.华东师范大学 2017
[2]京剧打击乐功能研究与教学模式探索[D]. 南海东.沈阳师范大学 2017
[3]闫宗佰竹笛艺术研究[D]. 王志辉.河北师范大学 2017
[4]海派京剧中的“关公戏”[D]. 郭悦.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李健吾戏剧观研究[D]. 崔筱婧.重庆师范大学 2016
[6]梨园与畛域:从戏曲角度看清代满汉关系的合疏[D]. 张林.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关于地方戏曲趋向音乐剧形态改良的方法研究[D]. 杨飘扬.中国美术学院 2016
[8]冯玉祥主政时期的河南社会教育研究(1927-1930年)[D]. 夏豪杰.华中师范大学 2016
[9]民国时期的易俗社与西安城市文化[D]. 张妍.兰州大学 2016
[10]百年易俗社创作观念演变研究[D]. 石云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342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42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7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