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班”白话剧演出考述
发布时间:2021-08-18 15:40
"白话剧"是文明戏在广府地区的名称。"志士班"是广府地区白话剧演出的发端,带有鲜明的革命诉求和地域文化特色。从1904年程子仪、陈少白、李纪堂等人创办"采南歌"开始,"志士班"如雨后春笋陆续涌现,前后有三十余个"志士班"在广东、港、澳及东南亚活动。"志士班"最早为粤剧改良戏班,后出现白话剧社。辛亥革命后,"志士班"迅速消散,仅剩个别班社朝商业转向。而参与过白话剧演出的"志士班"成员,不少转而投入粤剧和电影业,甚至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志士班"虽昙花一现,但其不仅完成了协助革命运动的作用,还引发了粤剧大改革并为粤语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章来源】:戏剧艺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志士班”最早的白话剧演出考证
二、“志士班”的成员构成与运营
三、“志士班”白话剧与粤剧的融合
四、“志士班”的影响与局限
本文编号:3350165
【文章来源】:戏剧艺术.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志士班”最早的白话剧演出考证
二、“志士班”的成员构成与运营
三、“志士班”白话剧与粤剧的融合
四、“志士班”的影响与局限
本文编号:3350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5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