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国话剧民族化运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3 13:52
话剧这种外来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已经有百年之久,一种外来的艺术如果没有和本国的文化、国情相结合,必然无法生根与成长。从最开始完全借鉴西洋话剧艺术到话剧民族化口号的提出,再到如何民族化直至最后创造话剧的中国学派,民族化问题一直是中国话剧人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话题。十七年时期作为我国话剧史上空前繁荣的一个时期,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作品数量庞大,内容处处贴合国情与本国传统文化,同时也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期正式提出话剧民族化的口号引起话剧届的广泛探讨,本文要探索和整理的正是这一阶段话剧作品的民族化情况。论文分为绪论和三个章节进行论述,绪论部分分析了这一选题的研究现状、目的意义和研究思路。第一章分别从中国早期话剧、五四时期、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时期五个阶段简要介绍了我国话剧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背景,并将每一阶段的话剧民族化问题进行历史梳理,为第二、三章做铺垫,并对十七年话剧成果按照时间阶段进行了作品梳理。第二章重点结合当时国情和背景从话剧创作题材的民族化和话剧艺术语言的民族化进行分析,题材分为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两大类型,历史题材分别从共产党成立初期工人罢工、大革命失败后的革命...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 本课题相关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话剧“民族化”进程简述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简述
第二节 话剧“民族化”理论演进的简述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话剧民族化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十七年话剧创作民族化分析
第一节 话剧题材的民族化
第二节 话剧语言的民族化
第三章 十七年话剧艺术民族化路径—以焦菊隐创作为中心
第一节 中国古典戏曲的精神提炼
第二节 话剧戏曲化的原则与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思索与实践[J]. 陈刚.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6(03)
[2]谈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和表现力[J]. 夏稳.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4)
[3]曹禺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继承[J]. 张宏.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4]曹禺话剧对“意境”美与“意象”美的追求[J]. 张宏.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05)
[5]曹禺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继承与创新[J]. 张宏. 学术交流. 2013(05)
[6]话剧民族化的回顾与思考[J]. 管尔东. 天中学刊. 2013(01)
[7]话剧民族化,还是中国化?[J]. 范方俊. 艺术评论. 2012(05)
[8]从润物有声到大雪无痕——以《雷雨》《北京人》为例论曹禺话剧民族化过程[J]. 陈丹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从“生活”到“舞台”——论“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形态与观念变革[J]. 张体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20世纪中国话剧史略论——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纪念[J]. 王锺陵. 学术月刊. 2007(08)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D]. 高已原.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D]. 张雨婷.吉林艺术学院 2016
[3]焦菊隐话剧民族化探索研究[D]. 汪晓霞.北京语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1233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依据
二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三 本课题相关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话剧“民族化”进程简述
第一节 20世纪上半期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简述
第二节 话剧“民族化”理论演进的简述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话剧民族化的历史背景
第二章 十七年话剧创作民族化分析
第一节 话剧题材的民族化
第二节 话剧语言的民族化
第三章 十七年话剧艺术民族化路径—以焦菊隐创作为中心
第一节 中国古典戏曲的精神提炼
第二节 话剧戏曲化的原则与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中国话剧民族化的思索与实践[J]. 陈刚.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6(03)
[2]谈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和表现力[J]. 夏稳. 戏剧之家(上半月). 2014(04)
[3]曹禺话剧人物形象塑造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继承[J]. 张宏.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4]曹禺话剧对“意境”美与“意象”美的追求[J]. 张宏.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3(05)
[5]曹禺话剧对中国传统戏曲美学的继承与创新[J]. 张宏. 学术交流. 2013(05)
[6]话剧民族化的回顾与思考[J]. 管尔东. 天中学刊. 2013(01)
[7]话剧民族化,还是中国化?[J]. 范方俊. 艺术评论. 2012(05)
[8]从润物有声到大雪无痕——以《雷雨》《北京人》为例论曹禺话剧民族化过程[J]. 陈丹妮.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3)
[9]从“生活”到“舞台”——论“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形态与观念变革[J]. 张体坤.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20世纪中国话剧史略论——中国话剧诞生一百周年纪念[J]. 王锺陵. 学术月刊. 2007(08)
硕士论文
[1]试论中国话剧对民族传统戏剧的学习借鉴[D]. 高已原.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论现代话剧艺术民族化的生命力[D]. 张雨婷.吉林艺术学院 2016
[3]焦菊隐话剧民族化探索研究[D]. 汪晓霞.北京语言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81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381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