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7 13:44
  文人聚合是明清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近些年来关于文人聚合现象的研究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关于文学家族、文人结社、文学流派等的研究都可以算作是对文人聚合现象的一种深入的探讨,而本文引入“文人群体”的概念,则是试图从整体上、全方位地来概括当时文人聚合的现象。本文从“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活动”的角度出发,以“晚明清初”为时间定位,以苏州为地理定位,以“戏曲”为活动定位,来展现明清时期文人聚合现象的一个侧面。论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从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的地区文化背景、文人结社、家族文学群体、文学流派群体四个方面来对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展开的背景进行考察。第二章论述文人群体与艺人优伶的交往,从文人群体狎伎、文人群体狎伎的典型案例、文人群体与职业艺人的交往三个方面来切入。第三章论述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观赏,从山林曲会、园林曲会、寺观曲会三个方面,来对文人群体的观剧活动进行探讨和研究。第四章论述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演出,从清唱会友、粉墨登场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第五章论述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创作,从创作上的相互影响、合作创作剧本、合作修订剧本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第六章论述晚...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的背景
    第一节 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的地域文化背景
    第二节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结社群体风貌
    第三节 晚明清初苏州家族文学群体风貌
    第四节 晚明清初苏州文学流派群体风貌
第二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与艺人优伶的交往
    第一节 文人群体狎伎
    第二节 文伎交往的典型案例
    第三节 文人群体与职业艺人的往来
第三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观赏
    第一节 山塘曲会
    第二节 园林曲会
    第三节 寺观曲会
第四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演出
    第一节 清唱会友
    第二节 粉墨登场
第五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创作
    第一节 创作上的相互影响
    第二节 合作创作剧本
    第三节 合作修订剧本
第六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评论
    第一节 戏曲品评
    第二节 戏曲理论建构上的合作
第七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的戏曲活动与其心态嬗变
    第一节 晚明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中的风流标榜
    第二节 清初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中的鼎革心态
第八章 晚明清初苏州文人群体戏曲活动的意义
    第一节 文人群体对戏曲审美的提升及昆曲品格的建构
    第二节 戏曲活动对文人群体及其文化品格的建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明清苏南昆曲流派生成论[J]. 顾聆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04)
[2]何谓“晚明”?——对“晚明”概念及其相关问题的反思[J]. 赵强,王确.  求是学刊. 2013(06)
[3]明末清初文人结社与演剧活动[J]. 刘水云.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1)

博士论文
[1]清代湖湘文人社群研究[D]. 何湘.苏州大学 2015
[2]王世贞文学思想与明中后期吴中文坛关系研究[D]. 王馨鑫.首都师范大学 2016
[3]清代杭嘉湖地区文学社群研究[D]. 祁高飞.苏州大学 2013
[4]明清戏曲与园林文化研究[D]. 董雁.陕西师范大学 2012
[5]晚明苏州剧坛研究[D]. 刘召明.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晚明清初吴中弦索研究[D]. 郑梦初.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中晚明文人结社与戏曲[D]. 张婵.西南大学 2012
[3]明清苏州地区昆剧演出场所及文化生态研究[D]. 张慧琴.苏州大学 2011
[4]徐学谟的生平交游、文学思想与诗文创作初探[D]. 王晴璐.复旦大学 2010
[5]昆曲与晚明清初士人审美心理[D]. 赵蝶.湖南师范大学 2009
[6]吴江派研究[D]. 杨帆.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61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61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5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