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
本文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的是甘肃环县的道情皮影戏。侧重于演戏的民俗活动,以及民俗文化渗透下的造型观念对皮影造型设计的影响,同时探索皮影艺术造型渊源及环县皮影造型特色。其次是研究皮影的制作工艺,并且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进行田野调查,观察它所面临的困惑、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本篇论文的重点第一是演影戏的民俗文化。环县皮影的演出、制作都融入了民俗文化。民间美术的观念也好,演戏的程序及禁忌也罢,从头至尾,从内容到形式,都包含着民俗与信仰。第二是民俗文化对皮影人物造型设计的影响。皮影人物的设计融入了许多民俗相术学因素,比如人物面相造型表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暗示着人物的命运变化。中国艺术更有着程式化、象征性的特点,这些特征正是民俗观念的滴滴渗透,尤其是民间美术,它是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的。本论文的第二章会着重分析民俗观念对皮影造型艺术的影响,并引申到皮影的历史与造型渊源,中西美术特征比较等论题,从中渐渐得出民间美术的意义并不单纯在艺术本身,而是一种有信念的生存智慧,一种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和气质。第三是对环县皮影戏里的一种大量存在又极具艺术特色的地狱影戏的研究。因为不论从皮影戏的起源还是内容都与神戏有着深厚的渊源。通过对剧本和皮影件的整理,探索它的文化价值与艺术价值,深入分析了皮影戏的来源及其教化功能。证明演地狱戏是教化民众的一种方式,传播忠、孝、仁、义、礼、智、信,抒发着普通民众的爱恨情仇。第四是对皮影的制作技术进行研究,尤其是对核心技艺和即将失传的技艺进行记录保护。并通过田野调查的方式,总结环县皮影戏保护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从而联系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藉此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所益助。
【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 民俗 造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7
- 第一章 环县皮影戏的民俗文化17-48
- 第一节 皮影的历史与环县道情皮影戏简介17-21
- 一、皮影的起源与历史17-18
- 二、环县道情皮影简介18-21
- 第二节 环县道情影戏中的传统民俗21-48
- 一、祭拜影戏箱“庄王爷”与“影戏祖师爷”22-24
- 二、大戏拜影戏为舅舅的习俗24-25
- 三、关公影戏与“过关”民俗25-26
- 四、悬挂吉祥图和喜条习俗26-27
- 五、祭影戏箱和拜天官27-29
- 六、请当地主神看影戏29-31
- 七、特殊纹样的民俗含义31
- 八、悬挂皮影龙、虎、骣马保护神民俗31-32
- 九、皮影件包册、装箱与搁放影箱习俗32
- 十、环县演出固定模式与戏目内容32-39
- 十一、神戏与红白喜事演出剧目39-44
- 十二、亮底箱皮影件民俗44-47
- 十三、传统皮影雕刻习俗47-48
- 第二章 皮影的造型渊源与造型观念48-80
- 第一节 皮影艺术造型分析48-50
- 第二节 皮影艺术的造型渊源50-53
- 第三节 传统相术学与皮影人物形象设计53-80
- 第三章 环县道情皮影制作技艺80-88
- 第一节 皮影的制作程序与方法80-86
- 第二节 即将失传的传统制作技法86-88
- 第四章 地府影戏88-100
- 第一节 地府的由来及构成89-97
- 第二节 地府皮影戏的文化意义97-100
- 第五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100-114
- 第一节 环县道情皮影的保护成果与问题100-102
-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102-108
- 第三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108-114
- 附录地府影戏剧本114-118
- 参考文献118-123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123-124
- 致谢124-1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中的主体意识——以民间文学为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魏力群;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3 刘魁立;从人的本质看非物质文化遗产[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4 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今日民族;2005年02期
6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宋建林;中国现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6期
9 康保成;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J];文艺研究;2003年05期
10 崔延虎;;社会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晓秋;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范琳琳;陇东道情考察研究及其价值探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7年
3 尉彬;皮影艺术中的造型语言[D];天津美术学院;2004年
4 李勇丽;现代语境下环县道情皮影戏的民俗学解析[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睿;山西侯马皮影的流变及产业化发展[D];山西大学;2007年
6 李玉英;河湟皮影戏的程式与表演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成;唐山皮影的包装设计与营销推广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环县道情皮影的民俗文化与造型观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6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6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