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女性”——歌剧《浮士德》中玛格丽特的形象塑造与寓意
发布时间:2021-11-04 16:34
<正>19世纪中期在法国喜歌剧院一种新型的歌剧正在崛起,受到法国各个阶层听众的欢迎,逐步替代了大歌剧的统治地位,这就是抒情歌剧(Opéra lyrique)。古诺的《浮士德》(Faust,1859)、《罗密欧与朱丽叶》(Roméo et Juliette,1867)托马的《迷娘》(Mignon,1866)、马斯内的《玛侬》(Manon,1884)、《维特》(Werther,1892)、《黛依丝》(Thais,1894)等均为典型剧目。其中,歌剧《浮士德》受到观众空前的欢迎和喜爱,1883年美国大都会歌剧院选择其作为歌剧院落成典礼上演作品。古诺在当时受到了高度的尊崇,其地位体现在豪华的旧歌剧院中装饰舞台台口处的拱门上,
【文章来源】:音乐生活. 2020,(0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古诺与歌剧《浮士德》的创作
二、叙事结构与人物关系的设置
(一)“U型”的叙事结构
(二)人物关系的设置
三、玛格丽特的形象塑造与寓意
(一)自然淳朴的少女形象
(二)被抛弃的无辜形象
(三)救赎的形象与寓意
本文编号:3476098
【文章来源】:音乐生活. 2020,(09)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古诺与歌剧《浮士德》的创作
二、叙事结构与人物关系的设置
(一)“U型”的叙事结构
(二)人物关系的设置
三、玛格丽特的形象塑造与寓意
(一)自然淳朴的少女形象
(二)被抛弃的无辜形象
(三)救赎的形象与寓意
本文编号:3476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47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