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平调落子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2 14:49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技术数字化的当今,全国地方戏曲几乎无一例外的走向低谷与萧条,这不得不引起物质日益充盈而文化却渐趋沙化的现代社会的集体警醒与反思,在民族艺术领域,面对民族个性的渐趋泯灭,面对本土根基的日渐式微,面对民族精神的亟待唤醒与弘扬,是顺其自然的冷漠?还是一味纵容的恶化?又或是与时俱进的承续?无疑是摆在每一位文化艺术工作者面前的原则性问题。作为音乐艺术专业的研究生,诸多当前的民族戏曲的传承发展问题是我所关注的,出于于本人对武安平调落子的研究兴趣,在导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深入分析研究武安平调落子的艺术特色、传承境况以及某些益于发展的促动因素与机遇,并提出相关抢救推广策略的具体措施,以期能为民族地方戏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选取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武安平调落子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1.4 研究武安平调落子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起源与发展
2.1 武安平调落子的起源与形成
2.2 清末、民国时期平调落子的初期发展
2.3 抗日战争、建国初期武安平调落子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2.4 八十年代末期至今武安平调落子的衰落
第三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
3.1
3.1.1 多种传统戏曲艺术的综合
3.1.2 武安平调落子与传统戏曲比较研究
3.1.3 音乐美学内涵
3.2 武安平调落子唱腔特点与乐队形式
3.2.1 唱腔旋律特点
3.2.2 常用曲牌与板式
3.2.3 乐队与伴奏乐器
3.3 武安平调落子演唱风格和语言艺术
3.3.1 发声与吐字
3.3.2 五音与行腔
3.3.3 念白与韵味
3.4 武安平调落子角色特征与动作程式
3.4.1 生旦净丑及其服饰行当
3.4.2 剧目特点与表现内容
3.4.3 民间武术与舞蹈的生活化表演
第四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传承危机与相关因素
4.1 传统精粹的流失
4.2 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的失职
4.3 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
第五章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发展机遇与抢救推广策略
5.1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社会基础与发展机遇
5.1.1 民间土壤的积淀与时尚流行的回转
5.1.2 文化的自省与抢救的行动
5.2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抢救推广策略
5.2.1 确立政策性保护的责任意识与针对性考核
5.2.2 提高传承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可观待遇
5.2.3 利用紧缺优势资源培养后继传承人
5.2.4 利用现代媒体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生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落子腔系》中的几个问题——与包澄洁先生商榷[J]. 陈钧.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04)
[2]论落子腔系[J]. 包澄洁.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11915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与选取
1.2 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武安平调落子的研究方法及成果
1.4 研究武安平调落子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起源与发展
2.1 武安平调落子的起源与形成
2.2 清末、民国时期平调落子的初期发展
2.3 抗日战争、建国初期武安平调落子的兴起与蓬勃发展
2.4 八十年代末期至今武安平调落子的衰落
第三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艺术特色与表现形式
3.1
3.1.1 多种传统戏曲艺术的综合
3.1.2 武安平调落子与传统戏曲比较研究
3.1.3 音乐美学内涵
3.2 武安平调落子唱腔特点与乐队形式
3.2.1 唱腔旋律特点
3.2.2 常用曲牌与板式
3.2.3 乐队与伴奏乐器
3.3 武安平调落子演唱风格和语言艺术
3.3.1 发声与吐字
3.3.2 五音与行腔
3.3.3 念白与韵味
3.4 武安平调落子角色特征与动作程式
3.4.1 生旦净丑及其服饰行当
3.4.2 剧目特点与表现内容
3.4.3 民间武术与舞蹈的生活化表演
第四章 武安平调落子的传承危机与相关因素
4.1 传统精粹的流失
4.2 特定时期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的失职
4.3 新型娱乐方式的冲击
第五章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发展机遇与抢救推广策略
5.1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社会基础与发展机遇
5.1.1 民间土壤的积淀与时尚流行的回转
5.1.2 文化的自省与抢救的行动
5.2 武安平调落子戏的抢救推广策略
5.2.1 确立政策性保护的责任意识与针对性考核
5.2.2 提高传承艺人的社会地位和可观待遇
5.2.3 利用紧缺优势资源培养后继传承人
5.2.4 利用现代媒体与时俱进贴近时代生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落子腔系》中的几个问题——与包澄洁先生商榷[J]. 陈钧.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04)
[2]论落子腔系[J]. 包澄洁.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9(01)
本文编号:3511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511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