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福建福清闽剧中的民间信仰因素及其发展思路

发布时间:2022-01-11 06:53
  作为一种舞台演出形式,剧团戏曲兼具艺术品和商品的属性,而地方戏曲在此基础上还具有宗教仪礼的功能,这一功能反作用在地方戏曲作为商品的市场需求和作为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上。本文主要探讨福清民间信仰对地方戏曲——闽剧的影响以及在此影响下福清闽剧的发展方向。闽剧是现存唯一用福州方言演唱、念白的戏曲剧种,流行于闽中、闽东、闽北等地区,并传播到台湾和东南亚各地。闽剧在民间的舞台演出通常是作为酬神、娱神的“艺术贡品”,它在福清的发展过程中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本文通过探究福清闽剧与民间信仰的关系来阐述民间信仰对地方戏曲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在民间信仰影响力下降的情况下地方戏曲发展的方向和思路。在内容上,本文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引出写作思路。第二部分介绍了福建福清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环境,以了解闽剧所处的背景环境,并在这基础上介绍了闽剧在福清的发展。第三部分是对福建福清地区民间信仰的总体介绍,指出特定的社会结构和多元的精神信仰世界构成了福清当地独特的民间信仰。第四部分通过演出市场和艺术形式两方面探究民间信仰与闽剧的关系,指出民间信仰对地方戏曲影响深远。在第五部分,本文介绍了福清民间信...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福建福清闽剧中的民间信仰因素及其发展思路


图1:福淸市蓝田宗祠平安大醮庆典??福清民间对于祖先崇拜十分重视,这有利于维持族人团结,也能够展现同族人??的自我认同感

舞台演出,福清市,剧团,上帝


頌士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排着队地请还愿戏,这就是上文所说的第二种情况。这样的还愿活动需要在庙祝那??里登记,一般像岭兜庵五方上帝这样灵验的神灵,其还愿戏登记会断断续续地排上??一整年,让剧团能够保持不间断的演出。??

油市,区中心,征迁,八九十年代


耻学位论文??MASTER'S?THESIS??八九十年代翻修了社庙,不久又在社庙之后新建了“观音堂”和供奉玄天上帝的神??庙。这两年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本地居民有的因为改善住房而主动搬离,有的因为??政府征迁而被动离开,宫庙的翻新修葺也随之减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地方戏曲的发展与传承——以山东吕剧为例[J]. 孙钰.  人文天下. 2018(08)
[2]妈祖信俗的概念与内涵——兼谈民间信仰的更名现象与制度化问题[J]. 王霄冰,任洪昌.  文化遗产. 2018(02)
[3]三明地方戏曲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策略研究[J]. 文艳群,林阳华.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先秦时期土地神、社神信仰浅析[J]. 田文德.  青年文学家. 2017(35)
[5]社会互动视角下贵州地方戏曲传播研究——以黔北部地区傩戏为例[J]. 苏翔.  贵州民族研究. 2017(07)
[6]论隋唐五代民间信仰仪式的整合[J]. 李浩.  民俗研究. 2017(04)
[7]传承与变迁:台湾客家民间信仰研究[J]. 刘大可.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8]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地方戏剧文化自觉缺失研究[J]. 崔世合.  戏剧之家. 2017(01)
[9]河北省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策略研究[J]. 史爱兵,田野.  大舞台. 2016(Z2)
[10]关于传统地方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思考[J]. 钦媛,杨梦娜.  宿州学院学报. 2016(06)

硕士论文
[1]乡土文化中的民间信仰与民俗艺术研究[D]. 李龙.西安音乐学院 2017
[2]漳浦民间戏曲文化生态研究[D]. 曾文娟.福建师范大学 2016
[3]福清华侨与侨乡建设关系研究[D]. 柳振忠.华中师范大学 2014
[4]侨乡祠堂的兴起及其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 林胜男.福建师范大学 2013
[5]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民间信仰问题研究[D]. 李园园.河北师范大学 2012
[6]民间信仰的戏曲展演[D]. 宋嘉健.中央民族大学 2012
[7]闽剧在福清侨乡的生存现状研究[D]. 陈红.福建师范大学 2008
[8]从新编历史剧《贬官记》、《兰花赋》的音乐创作看闽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D]. 张慧娟.福建师范大学 2007
[9]境、境庙与闽东南民间社会[D]. 陈金亮.福建师范大学 2006
[10]妈祖信仰传播和分布的历史地理过程分析[D]. 郑衡泌.福建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582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582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9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