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毛泽东诗词演唱解析 ——以《忆秦娥·娄山关》、《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09 23:38
  作为军事家、政治家的毛泽东,也是一位才气傲人的诗人,在他的笔下,一首又一首名垂千史的优秀诗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给当时新中国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希望,是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和寄托。毛泽东的诗词的声乐艺术作品侧重于表现人的内心情感,曲调的感染力大,表现途径以及词曲的制作过程较为繁杂,毛泽东诗词是他的思想和理论的体现,他以革命家的胸怀壮志和诗人豪情满怀的热情,创作了大量的经典艺术作品,并逐步凸显出自己独有的思想特征、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本文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主线,围绕毛泽东创作的诗词为重点,学习经典的诗词和曲调。对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和《蝶恋花·答李淑一》进行分析,从诗词、曲风、作曲技法、演唱风格、演唱技巧等方面,挖掘出毛泽东诗词中深层次的文化寓意、审美内涵。通过这篇论文的阐述让大家对毛泽东诗词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展现出毛泽东诗词作品中的不同风格和艺术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毛泽东诗词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部分,本文将这一部分作为重点进行深入研究,在作品《忆秦娥·娄山关》中更加深层次领悟到作者的情感表达,更好的将这首作品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展现出来,同时在... 

【文章来源】:新疆艺术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相关论题的研究现状
一、简述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歌曲
    (一)毛泽东诗词作品的创作时间
    (二)毛泽东诗词歌曲的艺术特征
二、艺术歌曲之具体案例分析--以《忆秦娥·娄山关》、《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
    (一)以艺术歌曲《忆秦娥·娄山关》为例
        (1)创作背景
        (2)和声曲式分析
        (3)节拍节奏分析
        (4)力度表现分析
        (5)旋律分析
        (6)演唱技巧
    (二)以艺术歌曲《蝶恋花·答李淑一》为例
        (1)创作背景
        (2)曲式分析
        (3)歌词语言的艺术性
        (4)演唱情感分析
        (5)演唱技巧
三、二者在创作风格、演唱情感和演唱技巧上的不同之处
    (一)创作风格上的不同
    (二)演唱情感上的不同
    (三)演唱技巧上的不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歌曲浅析《忆秦娥·娄山关》的演唱特色[J]. 张金辉.  长江丛刊. 2017(17)
[2]《蝶恋花·答李淑一》的音乐特征与演唱分析[J]. 罗群.  当代音乐. 2017(01)
[3]中国艺术歌曲教学选曲的百年梳理[J]. 李冰.  音乐时空. 2015(11)
[4]艺术歌曲创作的实践与创新[J]. 尚德义.  当代音乐. 2015(05)
[5]对比分析中外艺术歌曲钢琴伴奏谱例的异同[J]. 王琳琳.  北方音乐. 2014(11)
[6]歌曲《忆秦娥·娄山关》的声乐美学研究[J]. 周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7]新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研究述评[J]. 周儿.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4)
[8]弹词教学演唱探析之“蝶恋花·答李淑一”[J]. 周燕燕.  大众文艺. 2013(05)
[9]古诗词格律式歌曲《忆秦娥 娄山关》解析[J]. 章莉.  大舞台. 2012(09)
[10]对中国声乐教学作品创作的思考[J]. 靳立军.  北方音乐. 2012(07)

硕士论文
[1]三十年(1979-2009)中国艺术歌曲研究综述[D]. 范霞.西南大学 2010
[2]改革开放30年中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及演唱探究[D]. 虞滨鸿.福建师范大学 2008
[3]美妙的歌声 真情的流露[D]. 张琴.西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178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6178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1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