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河湟影戏与民俗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0 04:38
  河湟皮影戏是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的一种以汉民族文化为主、融合了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民间艺术。本文以青海河湟地区影戏班社为主要调查对象,对河湟影戏与民俗的关系加以考察,认为河湟地区的民俗活动是河湟皮影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河湟皮影戏的内容和形式又充分反映了当地的民俗事象,是当地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民众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祈福禳灾、寓教于乐中成为了河湟民众表达村落传统、实现族群教化的一种方式和途径。鉴于河湟皮影戏目前面临的濒危状态,民间文艺的传承与再生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讨的问题。 

【文章来源】: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文章页数】:49 页

【部分图文】:

河湟影戏与民俗调查研究


影亮设置

人员,位置,情理,影子


图1 影亮设置表演时以人物的前后代表左右各方,出入场一定要在亮子两边,不能随便从亮子中央出入。如围着桌子坐人,人物(影人)只能在桌子两边,并肩站坐也是前后站坐。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凡是亮子上的人物,它的影子下边一定要和亮子下沿相接,不可稍离,否则意味着人物升空,违背情理,给观众感觉不真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河湟汉族古风厚重的婚俗语境[J]. 蒲生华.  青海民族研究. 2010(03)
[2]青海多元文化交融下的语言接触现象[J]. 马梦玲.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3]和而不同:青海多民族文化和睦相处经验考察[J]. 班班多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6)
[4]影戏研究者李脱尘生平著述考论[J]. 李跃忠.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5]论河湟皮影戏展演中的口头程式[J]. 赵宗福.  文艺研究. 2000(04)



本文编号:36182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6182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