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袍带戏”剧目当代嬗变刍论
发布时间:2022-12-04 17:06
剧目或剧目类型支撑起中国戏曲的实体性存在,其中,"袍带戏"在现代语境中独特的生存态势使其成为观照戏曲生命力的风向标。它在新时期以来彰显现代性精神价值,生发出对于现代公民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吁求,接通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精神,开拓出形而上的悲剧美学空间,并体现出回归民俗场域的新动向。新时期"袍带戏"的嬗变特质对传统剧目的整体转型具有参照和启示意义,为中国戏曲的当代生存、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助力。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清官”“忠良”戏的历史省思
二、“帝王”题材剧目的现代维度
三、新时期“袍带戏”剧目的当代嬗变特质与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梅戏《大清名相》艺术特征及其当代启示[J]. 傅润杨. 铜陵学院学报. 2017(04)
[2]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新编历史黄梅戏《大清名相》导演手记[J]. 卢昂. 戏剧文学. 2016(05)
[3]大清贤相[J]. 余青峰,屈曌洁. 剧本. 2015(10)
[4]新时期的历史剧创作——《大河谣》创作谈[J]. 许一纬. 剧本. 1998(01)
[5](川剧现代戏)山杠爷——(根据李一清同名小说改编)[J]. 谭愫 ,谭昕. 四川戏剧. 1995(04)
[6]金龙与蜉蝣[J]. 罗怀臻. 剧本. 1994(02)
[7]大河谣[J]. 许一纬. 剧本. 1993(11)
[8]深宫怨[J]. 李莉. 剧本. 1988(02)
[9]论清官和清官戏[J]. 郭汉城,苏国荣. 文学评论. 1979(03)
[10]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J]. 周恩来. 人民音乐. 1951(04)
本文编号:3708657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清官”“忠良”戏的历史省思
二、“帝王”题材剧目的现代维度
三、新时期“袍带戏”剧目的当代嬗变特质与意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黄梅戏《大清名相》艺术特征及其当代启示[J]. 傅润杨. 铜陵学院学报. 2017(04)
[2]六尺巷走出的大清名相——新编历史黄梅戏《大清名相》导演手记[J]. 卢昂. 戏剧文学. 2016(05)
[3]大清贤相[J]. 余青峰,屈曌洁. 剧本. 2015(10)
[4]新时期的历史剧创作——《大河谣》创作谈[J]. 许一纬. 剧本. 1998(01)
[5](川剧现代戏)山杠爷——(根据李一清同名小说改编)[J]. 谭愫 ,谭昕. 四川戏剧. 1995(04)
[6]金龙与蜉蝣[J]. 罗怀臻. 剧本. 1994(02)
[7]大河谣[J]. 许一纬. 剧本. 1993(11)
[8]深宫怨[J]. 李莉. 剧本. 1988(02)
[9]论清官和清官戏[J]. 郭汉城,苏国荣. 文学评论. 1979(03)
[10]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J]. 周恩来. 人民音乐. 1951(04)
本文编号:3708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08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