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丝绸之路曲子戏的流变与发展 ——以西安、敦煌、昌吉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0 13:27
  “丝绸之路”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桥梁,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丝绸之路”东段,有一个贯穿我国中西部的戏曲剧种——“曲子戏”。“曲子戏”在陕西省被称为眉户戏。眉户戏俗称“迷胡”、“曲子戏”、“迷糊”、“板凳曲子”、“自乐会”、“念曲子”、“地摊子”等。在甘肃省,“曲子戏”又被称为“弦子腔”、“小曲子”、“地摊子”、“刨土坑”等。流行于全省,因各地方言不同,曲子戏在各地演出中,名称也都各冠以本地地名,如华亭曲子戏、敦煌曲子戏、平凉曲子戏、民勤曲子戏、武都小曲、通渭小曲等。在新疆,“曲子戏”被称为新疆曲子剧俗称“曲子戏”、“小曲子”,是新疆唯一的汉语言地方剧种。无论其名称如何变化,其音乐本体大致相同,各地风俗、语言的差异,使得三地曲子戏各具特色。全文除绪论、结论外,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丝绸之路”与“屯垦之路”以及二者对音乐发展的意义;第二章讲述“丝路曲子戏”的基本概况,主要从陕西西安、甘肃敦煌、新疆昌吉三地作为主要的调查对象;第三章通过总结上述三地曲子戏的艺术特点,比较陕西眉户戏、甘肃曲子戏、新疆曲子剧的异同,回归主题“丝绸之路”上的曲子戏的流变部分;第四章主要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丝绸之路曲子戏的流变与发展 ——以西安、敦煌、昌吉为例


丝绸之路线路图

丝绸之路曲子戏的流变与发展 ——以西安、敦煌、昌吉为例


屯垦民众来源图

丝绸之路曲子戏的流变与发展 ——以西安、敦煌、昌吉为例


陕西省地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晋南文化地理与眉户戏源流[J]. 周贝琪.  北方音乐. 2019(14)
[2]眉户唱腔曲牌结构的演变与眉户戏的形成和发展[J]. 崔金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03)
[3]简析新疆曲子的传承与发展[J]. 蔡江宁.  艺术评鉴. 2018(17)
[4]浅论“非遗”视域下新疆曲子剧的当代传承[J]. 姜凯丽,王敏.  艺术评论. 2018(06)
[5]从新疆曲子剧艺术形态的民间性看其发展前景[J]. 孙桂芝.  新疆社科论坛. 2013(04)
[6]眉户戏沿丝绸之路西渐研考[J]. 陆晖.  昌吉学院学报. 2008(06)
[7]新疆曲子戏平调曲子结构探析[J]. 赵塔里木,任方冰.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6(04)
[8]眉户西行与新疆曲子[J]. 朱哲.  当代戏剧. 2000(06)
[9]SOS!新疆曲子剧[J]. 边兴才.  新疆艺术. 1998(05)
[10]新疆曲子戏[J]. 罗绍文.  新疆社会科学. 1989(04)

硕士论文
[1]春节戏声[D]. 欧阳田娜.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华亭曲子戏研究与保护发展现状[D]. 于雯瑞.华东师范大学 2014
[3]甘肃曲子戏研究[D]. 李成秀.西北师范大学 2013
[4]眉户(迷糊)的艺术特征及在新疆芳草湖农场的传承研究[D]. 郑丽芳.新疆师范大学 2011
[5]新疆曲子的流变与发展[D]. 秦亚琼.新疆大学 2010
[6]华亭曲子戏的形态调查与研究[D]. 李晓环.西北师范大学 2009
[7]敦煌曲子戏研究[D]. 马希刚.西北师范大学 2009
[8]移民背景下的新疆曲子戏研究[D]. 任方冰.新疆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6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16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4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