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8 09:25
  秦腔是中国古老的四大戏曲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天水地处渭河水畔,是秦腔文化的孕育地,秦腔在天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广阔的受众基础。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地处偏远,秦代时,秦腔流入琥珀镇,自此琥珀镇人民一直坚持传承秦腔至今。本文以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探讨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承。本文选取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作为研究个案。通过笔者长期实地进行直接观察、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等田野调査,结合相关史料以及此领域的研究成果,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探究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承方式的变迁、秦腔剧本内容的变化,及秦腔在当地社会文化生活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播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种仪式,琥珀镇世代相传的群体价值观是其传播的基础,而作为非物质文化推广的秦腔庙会是其传播的重要途径,秦腔作为一种文化,它的传播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传统价值观的文化传承。推动了秦腔在琥珀镇的发展,繁荣了琥珀镇的文化资源,同时也构成了仪式行为,形成了作为琥珀镇人们文化传承和文化共同体的族群认知。研究同时发现,琥珀镇的秦腔庙会实际承担了本地的公共空间的角色,它是一个开放的公共空间,是一个容纳琥珀人民休...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
    0.2 研究的意义
        0.2.1 理论意义
        0.2.2 现实意义
    0.3 文献综述
        0.3.1 秦腔研究现状
        0.3.2 天水秦腔研究分析
        0.3.3 秦腔传播形态的研究
        0.3.4 仪式研究现状
        0.3.5 仪式传播观点分析
        0.3.6 仪式传播研究的主题分析
        0.3.7 传播学角度对传统文化研究分析
        0.3.8 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0.4 研究方法
        0.4.1 研究方法
        0.4.2 关于个案的选择
第一章 琥珀镇及秦腔的历史渊源
    1.1 秦腔历史概况
        1.1.1 秦腔的历史概况
        1.1.2 秦腔在天水的历史渊源
    1.2 琥珀镇的情况介绍
        1.2.1 历史沿革与自然条件
        1.2.2 社会环境
    1.3 琥珀镇秦腔文化的历史渊源
        1.3.1 源于秦,祖先遗留文化
        1.3.2 发展于民国,组织拜师学艺
        1.3.3 传承至今,偶有中断
第二章 琥珀镇秦腔传承方式的流变
    2.1 萌芽期(1876年-1927年):远赴他方学艺
    2.2 繁荣期(1928年-1965年):传统拜师与自学成才
        2.2.1 传统拜师学习秦腔技艺
        2.2.2 浓烈的文化氛围下自学成才
        2.2.3 家学渊源,子承父业演唱秦腔
    2.3 鼎盛期(60年代中—80年代):组织性学习和自发性学习
        2.3.1 社里组织专业学习
        2.3.2 兴趣使然剧团学习
    2.4 衰退期(80年代—至今):专业性与代际影响下的现有乡村秦腔传承
        2.4.1 子承父业的学习
        2.4.2 剧团的正统出身
第三章 琥珀镇秦腔剧本的传承分析
    3.1 秦腔剧本内容分析
        3.1.1 传承初期(光绪初年-民国初年):神话忠孝传统戏
        3.1.2 革命年代(1964年-1978年):反阶级斗争样板戏
        3.1.3 和平年代(1978年-至今):忠孝礼义传统剧
    3.2 剧本存在的原因分析
        3.2.1 文化传承的自觉性
        3.2.2 时代需要
        3.2.3 民众心理需要
    3.3 小结
第四章 作为仪式的秦腔庙会
    4.1 庙会传承的自发性
    4.2 组织形式的规定
    4.3 众筹资金的传统
    4.4 村民的全力支持
    4.5 庙会仪式的象征性意义
    4.6 小结
第五章 作为公共空间的秦腔庙会
    5.1 以戏台为中心的公共空间
    5.2 秦腔庙会的公共空间的作用
        5.2.1 精神寄托
        5.2.2 人际交往、聚会交流
        5.2.3 地方文化的传承
        5.2.4 宣泄情绪
        5.2.5 弘扬时代精神
    5.3 庙会受众分析
        5.3.1 受众年龄分析
        5.3.2 受众性别分析
        5.3.3 到场受众对秦腔的认同度
        5.3.4 未到场村民的意愿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琥珀镇秦腔传承的困境和出路
    6.1 琥珀镇秦腔传承的困境
        6.1.1 秦腔文化传承断代
        6.1.2 现有剧团老龄化严重
        6.1.3 媒介冲击下娱乐因素减弱
    6.2 秦腔传承的出路
        6.2.1 借助政府力量的传承,不做独自奋斗的困兽
        6.2.2 改变当地人的文化观念
        6.2.3 建立秦腔爱好者剧团
    6.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37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737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0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