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钟戏剧艺术论
发布时间:2023-06-03 23:17
新时期以来,有关徐晓钟戏剧研究的成果不多。同时,硕果仅存的徐晓钟戏剧相关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对其创作现象及文本进行分析,而忽视了其戏剧思想内核及戏剧人学内涵的深入探究与挖掘,本文的主旨由此生发。本文认为,戏剧的人学本质是戏剧生命力之所在,自五四启蒙以来,戏剧发现人、表现人的使命成为戏剧家们自觉的创作追求。虽然戏剧中“人”的意识在二十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逐渐被忽视乃至消失,但终于苦尽甘来,在新时期迎来涅槃重生。新时期戏剧不仅在人学内涵的深度与广度上比十七年戏剧走的更远,而且对戏剧外部形式的革新也更为多样化。这方面,徐晓钟戏剧是集大成者与众多戏剧的代表。因此,本文以徐晓钟在新时期的戏剧创作为基础,从其戏剧创作的人学内涵和形式革新两方面对其新时期创作作尝试性总结,并通过与当下戏剧人学精神萎缩的现状之对比,为当下戏剧的健康发展提出一种探索的方向。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总览徐晓钟戏剧生涯的创作概况。第二章从人学内涵角度,分析徐晓钟剧作对人性复杂性与多样性的多维审视。第三章从舞台呈现角度,阐述徐晓钟使用的舞台语汇对人学主题的揭示作用。第四章通过纵向梳理与横向比较,以徐晓钟的戏剧探索作为当下戏剧发展的...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徐晓钟创作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为政治服务:徐晓钟前期创作
一、从艺术走向革命
二、服务国家,宣传政策
第二节 人学内涵的深化与拓展:徐晓钟新时期戏剧创作
一、人学内涵与新时期戏剧
二、人学内涵的深化与拓展
第二章 “人”的关注:徐晓钟新时期戏剧
第一节 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一、“社会道德悲剧”:二度创作下的《马克白斯》定位
二、权欲战胜道德:马克白斯人性的毁灭
三、道德重于欲望:二度创作下《马克白斯》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不同自我的博弈
一、行为与思想的矛盾
二、生存的迷茫:源于不同自我的博弈
第三节 生存的困境与挣扎
一、桑树坪:民族的缩影
二、“围猎”:民族生存状态的象征
三、命运的开掘:由个体到民族
第三章 诗意的舞台语汇
第一节 饱含诗意的抽象语汇
一、统摄舞台的主心骨:形象种子
二、形象化的哲理:诗化的意象
第二节 具有表意功能的舞台道具
一、情理互通的桥梁:歌队、舞队
二、创造假定性时空:转台
三、营造诗化意境:音乐
第三节 由单一走向多元:演员艺术功力的深化
一、评价意识的融入:演员思考的深入
二、由单一到多元:演员表演层次的丰富
第四章 徐晓钟新时期戏剧:当下戏剧发展的方向之一
第一节 人学内涵的延续:“二度西潮”[]中的徐晓钟
一、人学内涵的注入:“一度西潮”中的中国戏剧
二、人学内涵的坚守:“二度西潮”中的徐晓钟戏剧
第二节 创作“现代化”的戏剧:徐晓钟戏剧“中国化”的实质
一、中国化:徐晓钟戏剧美学的自觉追求
二、融入人学内涵:徐晓钟戏剧“现代化”的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830229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一章 徐晓钟创作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为政治服务:徐晓钟前期创作
一、从艺术走向革命
二、服务国家,宣传政策
第二节 人学内涵的深化与拓展:徐晓钟新时期戏剧创作
一、人学内涵与新时期戏剧
二、人学内涵的深化与拓展
第二章 “人”的关注:徐晓钟新时期戏剧
第一节 欲望与道德的冲突
一、“社会道德悲剧”:二度创作下的《马克白斯》定位
二、权欲战胜道德:马克白斯人性的毁灭
三、道德重于欲望:二度创作下《马克白斯》的价值取向
第二节 不同自我的博弈
一、行为与思想的矛盾
二、生存的迷茫:源于不同自我的博弈
第三节 生存的困境与挣扎
一、桑树坪:民族的缩影
二、“围猎”:民族生存状态的象征
三、命运的开掘:由个体到民族
第三章 诗意的舞台语汇
第一节 饱含诗意的抽象语汇
一、统摄舞台的主心骨:形象种子
二、形象化的哲理:诗化的意象
第二节 具有表意功能的舞台道具
一、情理互通的桥梁:歌队、舞队
二、创造假定性时空:转台
三、营造诗化意境:音乐
第三节 由单一走向多元:演员艺术功力的深化
一、评价意识的融入:演员思考的深入
二、由单一到多元:演员表演层次的丰富
第四章 徐晓钟新时期戏剧:当下戏剧发展的方向之一
第一节 人学内涵的延续:“二度西潮”[]中的徐晓钟
一、人学内涵的注入:“一度西潮”中的中国戏剧
二、人学内涵的坚守:“二度西潮”中的徐晓钟戏剧
第二节 创作“现代化”的戏剧:徐晓钟戏剧“中国化”的实质
一、中国化:徐晓钟戏剧美学的自觉追求
二、融入人学内涵:徐晓钟戏剧“现代化”的实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本文编号:3830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3830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