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肢体语言对演员创作角色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浅谈肢体语言对演员创作角色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四个方面来阐述肢体语言在人物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戏剧表演是行动的艺术。台词是表演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用语言来行动外,运用肢体来行动也成为演员很重要的表演方式。正确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使演员更好地挖掘人物内心,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活,真实。同时还能揭示出规定情境与人物关系,并能帮助演员更好地表现角色的内心思想活动,找到角色的行为逻辑的依据。 演员要在舞台上使用自己的体态、站姿、步态、手势、眼神、习惯动作以及动作的节奏和频率等创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征,这就是说明演员要按照对角色的理解和要求对自身的肢体语言做出相对应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仅是要符合人物逻辑地设计,并且还要经过反复地揣摩练习,最终使演员所创造角色是每一个细微动作甚至是眼神都能在表演的时候达到下意识的程度,绝不会让感觉到刻意表演的痕迹。只有做到这一点,人物形象才会具有鲜明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演员 角色 肢体语言 人物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1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目录7-8
- 引言8-9
- 一 什么是肢体语言9-11
- (一) 肢体语言的定义,特点及分类9-10
- (二) 肢体语言和动作的关系10
- (三) 肢体语言和台词的关系10-11
- 二 肢体语言是展现人物内心的重要手段之一11-13
- 三 肢体语言可以准确揭示规定情境13-15
- 四 准确的肢体语言可以使人物形象更感染力15-17
- 五 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演员进入角色的内心世界17-19
- 结语19-20
- 参考文献20-21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21-22
- 致谢2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斌;;论影视演员的形体动作创作训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胡岩;;论演员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方法——从舞剧《原野》中焦大星的形象塑造谈起[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黄凯;;试论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培养规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徐萍;;斯坦尼体系中国化——抗战时期对建立中国的现实主义演剧体系的探索[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5 陈尚臣;;浅谈表演技巧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应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6 朱玲;;谈生活语言与舞台语言[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7期
7 黎斌;;在角色塑造时如何进行即兴表演创作[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09期
8 白楠;;浅谈话剧表演中“共情”技巧的运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9 杨瑟瑟;;论话剧舞台表演中空间感的塑造技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年01期
10 施毅;;高校戏剧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拓展[J];大家;2010年07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晓敏;莱蒙托夫的戏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方千华;竞技运动表演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卿菁;美国百老汇“整合音乐剧”[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4 孙承健;论影像表意及其接受与情绪的关系[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刘荃;电视艺术影像思维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黎力;否定之否定:长阳土家族“跳丧”仪式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任晓霏;“译者登场”——英若诚戏剧翻译系统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康海玲;马来西亚华语戏曲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龚倩;论中国“古典舞”表演对戏曲舞蹈的扬弃[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10 盛雯;中国歌剧表演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京;中国戏剧戏曲表演中对于动情点的诠释及其处理[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聚伍;流行音乐事象中的刘欢演唱风格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刘兆一;节目主持“表演性”的理论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朱宏;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影视武打表演课程设置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张天欣;对表演教学“观察生活练习”单元的思考[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6 赵海泉;灵魂深处的疼痛与震颤[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7 王虹懿;赵本山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角色塑造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赵健;试论内心独白在人物创作中的作用[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9 王薇;论演员的性格化创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晶;戏剧台词行动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6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56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