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27 06:03
本文关键词: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的影响
【摘要】:京剧在流播全国的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众多的各个地方性的京剧流派,只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真正地具有明确的、稳定的艺术特征,可以称得上“派”。本文的“海派京剧”指的就是具有上海地方特色的京剧。上海的京剧艺人在西方文化观念的影响下,采用写实化的表演方法,排演了大批反映民主革命思想的新戏,让京剧表演艺术由传统的典雅庄重,趋向追求生活化、性格化。在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下,京剧改良运动蓬勃的发展起来,海派京剧也在形成的过程中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转型。中国正统京剧奉行精神至上主义,欣赏戏剧的时候,着重于听觉效果,强调唱腔的“韵味”,趣味高雅。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海派京剧进一步地强调了艺术的真实性,强调了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呈现出一定的写实主义的倾向;注重舞台的视觉直观性,灯彩戏和机关布景戏的盛行改变了中国传统戏曲以演员的表演独占舞台的局面,而对于做工的重视则又改变了传统戏曲的表演艺术以演员的演唱为主导的局面;它力图大众化、通俗化,注重戏剧情节性因素,大大地发展了连台本戏,表演风格热烈、火炽。海派京剧是东西方文明碰撞,融合的结果,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今天,对于致力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来说,海派京剧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定性分析、系统比较等多种方式,归纳整理国内外有关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的理论成果,分析已有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和研究空白,实现研究创新。详细说明了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的相关概念、特点、实际适用以及相关理论问题,对于其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阐述,概括了其整体现状,分析了现实情况并指出其发展的复杂特性,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发展的趋势,从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对海派京剧的发展提出了反思。
【关键词】:话剧 海派京剧 舞台美术 道具布景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1章 绪论7-10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意义7-8
- 1.3 研究现状8-9
- 1.4 研究方法9-10
- 第2章 海派京剧的发展极其主要的特色10-16
- 2.1 海派京剧的形成过程10-11
- 2.2 京剧变革与海派京剧的兴起11
- 2.3 海派京剧的主要特点11-13
- 2.3.1 商业化、娱乐性11-12
- 2.3.2 重表演、重美感12-13
- 2.3.3 完整性、个性化13
- 2.3.4 开放性、兼容性13
- 2.4 海派京剧舞台表演和舞台美术的主要内容13-16
- 2.4.1 海派京剧的舞台表演13-15
- 2.4.2 海派京剧的舞台美术15-16
- 第3章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史沿革和时代背景16-21
- 3.1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的历程16-18
- 3.1.1 戊戍变法至1907年:过渡借鉴时期16
- 3.1.2 1908-1912年:交流学习时期16-17
- 3.1.3 1913-1917:多元发展时期17-18
- 3.2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影响时代背景分析18-21
- 3.2.1 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18-19
- 3.2.2 经济变革的商业需求19-20
- 3.2.3 艺术变革的内在动力20-21
- 第4章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表演艺术和理论发展的影响21-26
- 4.1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表演艺术的影响21-25
- 4.1.1 艺术主题生活化21-22
- 4.1.2 表演风格写实化22
- 4.1.3 舞台美术多元化22-25
- 4.2 西方话剧对海派京剧理论发展的影响25-26
- 4.2.1 海派京剧理论化得到更深刻认识25
- 4.2.2 海派京剧时代化得到更快速发展25-26
- 第5章 西方话剧影响下海派京剧的发展趋势26-34
- 5.1 艺术革新的商业化趋向26-28
- 5.2 艺术理念的西方化融合28-31
- 5.3 艺术传统的选择性继承31-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健;;《宏碧}恪返幕夭季癧J];上海戏剧;1962年07期
2 李仲林;;不应妑,
本文编号:580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58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