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纳西》中多声部、多层性写法与民间音乐素材的结合及其特点
发布时间:2017-08-04 23:22
本文关键词:《哈尔纳西》中多声部、多层性写法与民间音乐素材的结合及其特点
更多相关文章: 波特哈拉~④音阶 八声音阶~⑤ 复合调式 织体层~⑥ 背景层 多层性、多声部写法 散状织体
【摘要】:卡罗尔·马切伊·席曼诺夫斯基(Karol Maciej Szymanowski,1882年10月6日-1937年3月28日),是二十世纪初上半叶波兰最重要、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曲家。芭蕾哑剧①《哈尔纳西》(Harnasie②) Op.55是其最重要的运用塔特拉山③高地民间音乐素材创作的大型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席曼诺夫斯基不仅通过多种多声音乐的写作手法,使作品在音响上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而且还通过这些手法组织了整个芭蕾哑剧的音乐织体结构,并完整地呈现出该地区民间文化的诸多方面。 本文通过对当地民间音乐调式特征的探索,以及对由此产生的多声部、多层性写法的分析,来研究席曼诺夫斯基作品中独特的音响结构及组织方式,并将其与有相同美学追求的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春之祭》加以比较。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席曼诺夫斯基细致的多声部、多层性写法不仅有其鲜明的个人特点,而且对后来的作曲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散状织体的写法对于维托尔德·罗曼·卢托斯瓦夫斯基(Witold Roman Lutoslawski1913-1994)偶然对位的出现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而席曼诺夫斯基对民间音乐素材处理的多样性也令人称奇,影响了战后波兰作曲家乃至中东欧作曲家的创作,如:格拉奇娜·巴切维茨(Grazyna Bacewicz1909-1969)、西蒙·拉克斯(Szymon Laks1901-1983)及鲁托斯瓦夫斯基(早期作品)等一些具有新古典主义倾向的作曲家,还影响了一些先锋派作曲家的音乐创作如:沃伊切赫·基拉尔(Wojciech Kilar1932-)的(Krzesany))(登山)、亨里克·米科拉伊·戈雷茨基(Henryk Mikolaj Gorecki1933-)的第三弦乐四重奏op.67均可透视出其渊源。 本选题对于当前我国的音乐创作,音乐的民族化问题的探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通过本文使国内音乐界对这部优秀的、创作技法纯熟的民族风格音乐作品加以重视,以对我国的音乐创作有所促进。
【关键词】:波特哈拉~④音阶 八声音阶~⑤ 复合调式 织体层~⑥ 背景层 多层性、多声部写法 散状织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617.3
【目录】:
- 论文摘要4-5
- 目录5-6
- 引言6-8
- 第一章 背景性问题8-18
- 第一节 《哈尔纳西》基本概况8-9
- 第二节 席曼诺夫斯基对民间音乐的态度及波特哈拉民间音乐在玛祖卡Op.50中的运用9-18
- 一、席曼诺夫斯基对民间音乐的态度之演进9-11
- 二、玛祖卡Op.50 中使用塔特拉高地民间音乐创作的特点11-18
- 第二章 对《哈尔纳西》写作手法的具体分析18-43
- 第一节 波特哈拉调式的特征及在《哈尔纳西》中的处理手法18-24
- 一、调式的基本特征及五种不同的四音列18-21
- 二、与八声音阶的联系21-24
- 三、调式移位的等关系问题24
- 第二节 多声部,多层性写法在《哈尔纳西》中的具体运用24-43
- 一、第1分曲(升幕前)24-29
- 二、第1分曲(升幕后)29-35
- 三、第7分曲35-43
- (一) 民间舞曲素材的横向并列及纵向结合的处理35-40
- (二) 复合和弦与复合调式的特点40-42
- (三) 散状织体写法的特点42-43
- 第三章 《哈尔纳西》与《春之祭》的比较分析43-46
- 第一节 共同的美学追求和不同的侧重点43-44
- 第二节 民间音乐素材横向并列运用的异同及多声部写法上的区别44-45
- 第三节 多层性写法的异同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音像和乐谱资料49-50
- 后记50-51
- 附录1 《哈尔纳西》总谱第1分曲P3-1451-63
- 附录2 《哈尔纳西》总谱第7分曲P98-11463-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于润洋;艰辛曲折的艺术道路——纪念席曼诺夫斯基诞辰一百周年[J];人民音乐;1982年10期
2 于苏贤;二十世纪赋格的多元发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3 于润洋;;席曼诺夫斯基的艺术人生[J];艺术评论;2011年10期
,本文编号:6222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22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