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从《申报》看昆剧传习所的发展流变及其社会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7 08:23

  本文关键词:从《申报》看昆剧传习所的发展流变及其社会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申报 昆剧传习所 新乐府 仙霓社


【摘要】:昆剧传习所在昆剧的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昆剧"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的特殊时期为其传承发展积存了力量。昆剧传习所在近现代昆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其后继团体"新乐府"、"仙霓社"与传习所一脉相承,对传统昆剧的保存及表演形式的丰富有突出贡献。昆剧传习所及新乐府、仙霓社在与《申报》的互动中发展壮大直至消亡,从《申报》看昆剧传习所的发展流变及其在当时产生的社会影响为昆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对当下昆剧的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
【关键词】申报 昆剧传习所 新乐府 仙霓社
【分类号】:J82
【正文快照】: 发源于江苏昆山地区的昆剧1拥有六百余年历史,在明清时期一度风靡全国,并对其后产生的京剧及其他地方剧种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故而被誉为“百戏之祖”。昆曲本是昆山地区的民间小调,流传范围较小,在宋元时期与“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并称“南戏四大声腔”,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雪雯;纪念“昆剧传习所”80周年有感[J];戏文;2001年05期

2 唐葆祥;;苏州昆剧传习所的缘起[J];上海戏剧;2013年01期

3 丁修询;苏昆生答客问——从苏州昆剧传习所70周年说起[J];戏曲艺术;1993年01期

4 柯凡;;昆剧传习所的历史贡献与现实意义[J];中华戏曲;2007年02期

5 冯芸;谢凌云;;昆剧传习所今昔之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9年05期

6 吴新雷;情系“传”字辈──纪念苏州昆剧传习所成立80周年[J];艺术百家;2001年04期

7 傅谨;;苏州昆剧传习所的历史经验[J];文艺研究;2011年05期

8 翟风俭;;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纪念昆曲申遗十周年“苏州昆剧传习所教师剧团”进京演出[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9 李燕;;浅析苏州昆剧传习所之新生命——兰芽剧团[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10 温洲;赵惠玲;;清末民初民间组织对苏州昆曲的传承——以昆剧传习所和堂名班为例[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记者 翟群 驻上海记者 张良仁;长三角民营剧团论坛在沪举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屈菡;守住传统昆曲的魂[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白水;上海戏曲学院培训昆曲丑行净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杨帆;两大主题展览吸引昆曲迷[N];苏州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6336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336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c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