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浅谈“崆峒笑谈”表演的创新性

发布时间:2017-08-12 15:01

  本文关键词:浅谈“崆峒笑谈”表演的创新性


  更多相关文章: 古丝绸之路 商品集散地 民间戏曲 兵家必争之地 五原 下四川 民间文化艺术 打面缸 民间艺人 中国戏剧史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从古至今在市井村落流传着多种形式的民间戏曲,平凉平凉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平凉自古为屏障三秦、控驭五原的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和陇东传统的商品集散地,中原通往西域和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的交通和军事要冲。就在这黄土高原东北部的古丝绸之路重镇平凉民间流传着一种小戏,被称之为"崆峒笑谈"。
【作者单位】: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
【关键词】古丝绸之路;商品集散地;民间戏曲;兵家必争之地;五原;下四川;民间文化艺术;打面缸;民间艺人;中国戏剧史;
【分类号】:J825
【正文快照】: “崆峒笑谈”又称笑摊或者笑坛,老百姓俗称“谝干传”或“丢丑”,是一种以逗乐见长,以说白和表演为主的民间小戏。据史料记载,“崆峒笑谈”大约形成于宋元年间,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于清末和民国初年。主要流传于平凉市崆峒区北部塬区的草峰、杨庄、白庙、香莲和川区的崆峒、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行;石油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发现和利用[J];丝绸之路;1995年01期

2 涂裕春;古丝绸之路与各民族的融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3 罗滢;;能源,助力丝绸之路[J];中国西部;2014年01期

4 崔晓林;;疯狂的“海捞瓷”[J];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24期

5 蒋致洁;简论古丝绸之路上贡赐交往中的经贸意义和作用[J];北京商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6 ;信息在线[J];田径;2005年07期

7 赵志凡;自然·民族·历史文化——读吴明仁散文集《大漠风情》[J];理论与创作;1991年06期

8 国克;;敦煌趣谈[J];档案;1992年05期

9 赵川宇;;中亚—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J];科学新闻;1999年19期

10 杨曙明;;陕西凤翔境内古丝绸之路考略[J];丝绸之路;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青;;长城不是一堵墙[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6年第2期(“2006中国长城新闻采访万里行”专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拓玲;畅谈古丝绸之路的现实意义[N];西安日报;2014年

2 胡维斌 杨德英;博州发现“古丝绸之路新北道”遗迹[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4年

3 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 宝鸡周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杨曙明;宝鸡境内的古丝绸之路[N];宝鸡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马文锋 王玉平 朱立扬;宁夏,控扼古丝绸之路[N];宁夏日报;2014年

5 本报记者 邢纪国 叶阳欢;千载机遇百业宏开 古丝绸之路焕异彩[N];中国改革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朱明俊 崔志坚 依明江·达吾提;在古丝绸之路上构建起中亚大通道[N];新疆日报(汉);2014年

7 马和励;让古丝绸之路重现繁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8 驻塔吉克斯坦使馆经商处;中塔古丝绸之路再放异彩[N];国际商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戴岚 韩晓丽 肖遥 张丹华;古丝绸之路崛起 国际经贸新平台[N];人民日报;2012年

10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尚文;赋予古丝绸之路新时代内涵[N];人民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662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662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