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罗山皮影的传承与保护
发布时间:2017-08-23 11:20
本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罗山皮影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罗山皮影是地方性村落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当地的标志性文化,在精神信仰方面给予民众很深的影响。罗山皮影在同质的乡土环境中繁盛了一百多年后随同村落文化的变迁开始走向衰落。在村落文化变迁的语境下,,罗山皮影文化的传承遭遇困境,成为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民间表演。本文将罗山皮影放置在社会转型期变迁的村落生活文化中进行研究,考察罗山皮影戏班组织过程的内在变化、演出过程和戏文内涵,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对它进行阐释。 全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研究的缘起、选题的意义,罗山皮影和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民间艺术的相关研究,研究的方法,皮影艺人所在村落的概况以及罗山皮影和调查点的介绍。 第二部分为罗山皮影的展演。主要是考察在具体的情景语境中,罗山皮影戏班儿的组织过程和演出过程,揭示了罗山皮影这一艺术活动的运行机制。历时的梳理了戏班从建立到消亡的过程以及戏班组织演出的整套程式,指出了皮影戏班循环往复延绵至今的机理和这种程式背后所表达的文化意义。同时,从表演者和受众两个角度阐明了罗山皮影戏演出的内在机制。 第三部分为村落生活中的皮影艺术。通过考察罗山皮影传承人的生活,分析具体时空坐落中民众跟罗山皮影的关系,来说明作为民众日常生活一部分的罗山皮影的生活意义。指出罗山皮影作为群体认同的文化符号对当地民众的强大凝聚作用,作为民间的一种文化艺术给民众带来的审美享受,作为信仰表现形态给民众带来的精神寄托。 第四部分是分析社会各界对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山皮影的理解和阐释,认为罗山皮影就是在官方、学界和民间等多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开展演出的。同时分析了村落文化变迁给罗山皮影的传承造成的受众基础缺失和传统皮影艺术乏人继承的困境。 第五部分为本文的结语。即对前述内容作一简单的概括和梳理。指明了写作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简单回顾,指出了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未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乡民艺术 罗山皮影 文化变迁 传承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温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827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9
- 选题缘起及意义10-11
- 文献回顾11-14
- 研究方法14
- 村落概况14-16
- 罗山皮影和调查点的介绍16-19
- 一、罗山皮影的展演19-31
- 1.1 罗山皮影戏班的组织过程19-23
- 1.1.1 戏班的建立19-21
- 1.1.2 戏班的组织演出21-23
- 1.2 罗山皮影戏的演出过程23-31
- 1.2.1 演唱者:情景语境中的再创作23-27
- 1.2.2 参与者:剧情虚拟中的审美娱乐27-31
- 二、村落生活中的皮影艺术31-45
- 2.1 罗山皮影传承人的生活31-34
- 2.2 作为观众的村民跟罗山皮影的关系34-45
- 2.2.1 群体认同的文化符号34-36
- 2.2.2 精神消费的文化产品36-38
- 2.2.3 民众信仰的表现形态38-45
- 三、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罗山皮影45-51
- 3.1 多重力量共同作用下的民间表演45-48
- 3.1.1 政府行为45-46
- 3.1.2 学术界关注46-47
- 3.1.3 民间态度47-48
- 3.2 村落文化变迁背景下皮影文化的传承48-51
- 3.2.1 罗山皮影受众基础缺失48-50
- 3.2.2 罗山皮影艺术后继乏人50-51
- 结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5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傅谨;我们如何失去了瓯剧[J];读书;2004年09期
2 曹锦清;;土地家庭承包制与土地私有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张士闪;;从参与民族国家建构到返归乡土语境——评20世纪的中国乡民艺术研究[J];文史哲;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7247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24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