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东调伴奏艺术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2:37
本文关键词:豫东调伴奏艺术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豫东调 文场伴奏 武场伴奏 过门音乐 非程式化
【摘要】:本文以豫剧流派豫东调的伴奏艺术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豫东调伴奏音乐的发展源流历史变革以及不同场面的伴奏音乐特点和伴奏音乐的非程式化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由绪论、豫东调伴奏音乐的源流考辨、文场伴奏、武场伴奏、过门音乐、乐手的角色作用和总结思考七个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阐明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并对豫东调的流派特色进行了介绍。第一章是豫东调伴奏音乐的源流考辨,分别从唱腔源流、伴奏源流以及其他兄弟剧种对其伴奏的影响三方面进行阐述。其中“唱腔源流”是在总结前人分类基础上,对豫东调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豫东调伴奏音乐具有随腔伴奏的特点,伴奏音乐是跟随唱腔音乐应运而生的,所以唱腔源流与伴奏音乐的源流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其他剧种也对豫东调音乐以及豫东调伴奏艺术有很大的影响。豫东调在伴奏音乐上很大部分都继承了祥符调的特点,因为早期的祥符调受昆曲影响,所以昆曲对豫东调的影响也很大。另外生长在豫东地区的其他剧种和艺术形式因为同属同一地域流布的原因,对豫东调也有些许影响。在对其历史沿革的考察中,从外部环境的角度解释了豫东调为何形成当今这种“粗犷,高亢,激越,泼辣”的特点。第二章是对豫东调文场伴奏的研究,分为文场乐器和文场曲牌两个部分。豫东调文场乐器的选用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出环境的改变逐步确立下来的。文场曲牌大致可分为丝弦曲牌和唢呐曲牌。其来源可分为四类,分别是昆曲,民间鼓吹乐,俗令小调以及豫东艺人自我创编的曲牌。在使用时没有昆曲那么严格,用法较为自由,演奏也常常带有乐手及演员自己的风格。在演出实践中无论是乐器配置选用还是曲牌选用都可根据演出情况及时作出对应的选择和更改。第三章是对豫东调武场伴奏的研究,武场伴奏分为武场乐器和武场锣鼓经两个部分。豫东调的锣鼓经是豫剧各个流派中种类最多,演奏风格最突出的一派。因为受豫东地区人物性格、草台演出环境以及演出剧目的影响,故而豫东锣鼓多喧闹豪放,不拘小节。在演出过程中,乐器选用和锣鼓【套子】的演奏长短都可视演出情况而定,锣鼓【套子】的选用灵活和无定谱演奏是豫东调锣鼓伴奏的突出特点。第四章是豫东调的过门音乐,在慢板,二八,流水和非板这四大板式中,每类板式都有自己专属的由唱腔音乐和过门音乐组成的程式化规范,过门音乐一般有开场过门,段略过门,填充过门,以及送板过门等。每个板式根据自己的程式化规范所选用的过门类别不同。这些过门分别用于托包唱腔,衬垫唱腔和补充衔接空隙等。使得整场演出衔接紧密,连贯流畅。第五章是对伴奏艺术音乐主体——“乐手”的角色作用研究。笔者通过对乐手多重角色的分析对乐手在演出过程中的角色定位进行研究,进一步揭示了乐手与乐手,乐手与演员,乐手与演出环境之间的联系,总结出乐手对豫东调非程式化伴奏特点的作用与联系,揭示了豫东调伴奏音乐非程式性的创作主体以及创作环境。最后,经过前文对豫东调伴奏音乐的层层揭示,总结出豫东调伴奏音乐在程式化规范中的非程式化表达,认为豫东调伴奏艺术的“程式化”与“非程式化”共存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豫东调 文场伴奏 武场伴奏 过门音乐 非程式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7.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6
- 第一章 豫东调伴奏音乐的源流考辩16-26
- 1.1 豫东调伴奏音乐之源流16-19
- 1.2 其他剧种伴奏对豫东调伴奏的影响19-26
- 1.2.1 昆曲伴奏对豫东调的影响19-22
- 1.2.2 祥符调伴奏对豫东调伴奏的影响22-23
- 1.2.3 戏曲小令伴奏对豫东调伴奏的影响23
- 1.2.4 河南坠子等曲艺伴奏对豫东调伴奏的影响23-26
- 第二章 豫东调的文场伴奏26-32
- 2.1 文场乐器26-27
- 2.2 豫东调伴奏的文场曲牌音乐27-31
- 2.2.1 丝弦曲牌28-29
- 2.2.2 唢呐曲牌29-31
- 2.3 豫东调文场曲牌的灵活运用31-32
- 第三章 豫东调的武场伴奏32-40
- 3.1 武场乐器32-33
- 3.2 豫东调伴奏的锣鼓曲牌33-36
- 3.2.1 身段锣鼓34
- 3.2.2 唱念锣鼓34-36
- 3.2.3 配合文场唢呐曲牌的锣鼓经36
- 3.3 豫东调锣鼓的灵活运用36-40
- 第四章 豫东调伴奏的过门音乐40-50
- 4.1 豫东调慢板过门音乐的艺术规律41-45
- 4.2 豫东调二八板过门音乐的艺术规律45-47
- 4.3 豫东调流水板过门音乐的艺术规律47-49
- 4.4 豫东调非板过门音乐的艺术规律49-50
- 第五章 豫东调的伴奏乐师的角色作用50-54
- 5.1 乐手在演出中的引领角色50-52
- 5.2 乐手在演出中的组织协调角色52-54
-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58
- 附录58-64
- 致谢64-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6-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叶玉露;;豫剧豫东调的现状分析及其保护和发展[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7期
2 高翔;;“豫东调”源流“新”探及唱腔渊源解析[J];电影评介;2007年01期
3 赵晓辉;;试论豫剧传统豫东调[J];音乐天地;2007年03期
4 陈文革;;康乾时期开封、商丘流行的昆腔——兼论豫东调与昆曲的关系[J];宿州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5 段玉杰;;豫剧的声腔流派及特点分析[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4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玉秋;戏跟时代走 艺随精神长[N];中国艺术报;2004年
2 田辛华;商丘戏曲[N];商丘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褚黎莎;豫东调伴奏艺术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高翔;区域民俗戏曲音乐研究——“豫东调”源流及其唱腔音乐解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马a;豫东调在商丘地区的传承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94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79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