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杜国威剧作研究(1977-2014)

发布时间:2017-09-06 17:07

  本文关键词:杜国威剧作研究(1977-2014)


  更多相关文章: 杜国威 香港戏剧 香港音乐剧 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 剧作风格


【摘要】:本文立足于香港中央图书馆“杜国威文库”这一新资料的公开,梳理了香港剧作家杜国威自1977年至2014年间的剧作成果、创演历程;进而由艺术影响、时代与环境条件、香港戏剧发展、个人特质四个方面分析了对杜国威创作产生影响的内、外因素。杜国威剧作特色的重要产生源头包括香港通俗广播剧、香港电影、香港粤剧等众多通俗文艺。 杜国威及其剧作是香港本土戏剧的重要推动者和组成部分。他在创作风格的成熟期,受聘成为香港最早、最大的职业剧团——香港话剧团的驻团编剧,为其打造戏剧作品,挑战个人职业生涯的同时,也完善了香港戏剧的职业化进程。他与香港话剧团的合作奠定了1990年代香港戏剧的主流面貌。1995年,杜国威与高志森、古天农创办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通过近20年的原创剧作积累,极大促进了香港商业戏剧的发展。 杜国威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等作品为将戏剧作为香港普罗观众文娱生活之常项选择做出重要贡献;《南海十三郎》等作品成为香港剧坛的经典和票房保证;《城寨风情》等作品为香港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积累了关键经验,并最终产生了将中国戏曲(香港粤剧)与英美音乐剧表演形式相融合的作品《天之骄子》等。 杜国威热爱剧本创作。他将自己作为土生土长的战后第一代香港人,在时代进程、都市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用地道的戏剧思维转化为生动的人物形象、舞台场景、戏剧行动、情节构成,结合融汇东、西戏剧呈现方式精髓的剧场形式,构成留有表演空间的戏剧作品,,为香港戏剧舞台持续提供本地原创剧目资源。 杜国威的当代城市通俗戏剧作品,立足本地,格调健康,传达有益讯息并保有民间文化的创造力,以歌舞元素、浪漫想像等多样视、听刺激帮助观众宣泄能量、抚慰情感,将民间的、戏曲的演艺精髓与知识分子的、与时代相关的创作思想揉合一处,并出之通俗,面向大众,是香港戏剧中风格独特、商业价值突出的一个类型。
【关键词】:杜国威 香港戏剧 香港音乐剧 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 剧作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8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本文注释说明6-7
  • 目录7-10
  • 前言10-12
  • 一、 杜国威剧作巡礼12-33
  • (一) 校园创作系列12-17
  • 1. 创作早期的忧伤情调13-14
  • 2. 以实地调查为依托的创作方式14-15
  • 3. 劝喻中学生观众的创作目标15-17
  • 4. 与非校园作品相呼应的后期转向17
  • (二) 香港生活与历史系列17-24
  • 1. 描写香港生活与香港人18-20
  • 2. 观照香港历史与发展20-23
  • 3. 立足香港,想像“内地”23-24
  • (三) 演艺人生系列24-29
  • 1. 名人“传记”25-28
  • 2. 演艺人故事28-29
  • (四) 爱情故事系列29-33
  • 1. 故事新编29-31
  • 2. 都市恋曲31-33
  • 二、 杜国威剧作不同阶段艺术特征的发展与变化33-65
  • (一) 啼音初试,赛场头角峥嵘(1977—1982)33-37
  • 1. 早期对广播剧经验的借鉴34-35
  • 2. 中、后期写实技巧的深化35-37
  • (二) 订制、实验,业余声名大噪(1983—1991)37-45
  • 1. 创作重心转向叙事38-40
  • 2. 非写实性舞台表现手法的多方实验40-41
  • 3. “以情为宗”的个人风格的确立41-42
  • 4. 其它戏剧技巧的丰富与磨练42-45
  • (三) 锐意创新,剧坛独领风骚(1992—2000)45-55
  • 1. 开启音乐剧创作带来舞台新面貌46-51
  • 2. 话剧创作思想主题的新开掘51-55
  • (四) 填词撰曲,捏合传统、商业(2001—2014)55-65
  • 1. 音乐剧创作的全面实践55-57
  • 2. 音乐创作与结构的完善及本地化的开始57-59
  • 3. 音乐剧本地化的推进:进一步融合戏曲59-62
  • 4. 话剧佳作62-65
  • 三、 杜国威剧作风格形成的内因65-101
  • (一) 广泛吸收各种艺术影响65-83
  • 1. 香港通俗广播剧65-68
  • 2. 中外戏剧68-75
  • 3. 香港电影及电视75-80
  • 4. 省港粤剧80-83
  • (二) 创作偏好与艺术观83-101
  • 1. 人生经历与作品母题83-88
  • 2. 角色中的自我投射88-92
  • 3. 编、导、演合作的戏剧创作观92-98
  • 4. 立体的戏剧艺术观98-101
  • 四、 杜国威剧作风格形成的外因101-129
  • (一) 社会环境与时代背景的影响101-111
  • 1. 回应时代需要的草根纪实101-103
  • 2. 追索“血缘”与“身份”的自我认知103-106
  • 3. “退出”与“归来”的主题“变奏”106-108
  • 4. 回归个人的重要创作转向108-111
  • (二) 与香港戏剧共同发展中所受的影响111-129
  • 1. 杜国威与香港话剧团112-121
  • 2. 杜国威与春天舞台制作有限公司121-129
  • 结论129-137
  • (一) 杜国威剧作艺术总结129-131
  • 1、艺术分期与创作特点129-130
  • 2、对香港戏剧发展的贡献130-131
  • (二) 关于杜国威剧作的定位与评价131-137
  • 1、融合或本土?131-133
  • 2、什么是香港戏剧的“主流”?133-135
  • 3、什么是杜国威通俗戏剧的价值?135-137
  • 参考书目137-140
  • 附录 1 杜国威剧作演出年份简表(草稿)140-143
  • 附录 2 杜国威作品创、演年表(草稿)143-163
  • 附录 3 杜国威及其作品奖项简录(草稿)163-166
  • 附录 4 杜国威剧作演出导演简录(草稿)166-168
  • 附录 5 杜国威剧作创演团体简录(草稿)168-170
  • 附录 6 杜国威剧作参与各艺术活动简录(草稿)170-171
  • 附录 7 杜国威创作演出地点简录(草稿)171-175
  • 附录 8 杜国威(参与)编剧之电影上映时间简录(草稿)175
  • 附录 9 杜国威(参与)编剧之电视(专题片或剧集)作品简录(草稿)175-176
  • 附录 10 杜国威作品出版时间简录(草稿)176-177
  • 附录 11 杜国威剧作节选与试译十四则及其它177-209
  • 作者简介209-210
  • 后记21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宁;四个女人一台戏——《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群芳谱[J];大众电影;1998年03期

2 吴戈;戏剧观众·戏剧市场·戏剧前途[J];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03期

3 洪宏;;论香港“九七”社会写实性戏剧创作[J];华文文学;2010年03期

4 李铭森;《蝴蝶是自由的》上海排演侧记[J];上海戏剧;2002年06期

5 吴戈;当代中国戏剧研究的薄弱环节及其盲点和误区[J];戏剧文学;2004年01期

6 朱栋霖;香港话剧的本土文化特征——论“港派”与“京派”[J];戏剧艺术;1994年03期

7 朱栋霖;论香港剧作家杜国威[J];戏剧艺术;2000年06期

8 焦尚志;论杜国威的戏剧创作[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吴戈;华文戏剧节与民族戏剧生命力[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翟佳;;寻求雅俗共赏的融合——谈杜国威和他的作品[J];戏剧之家;2001年04期



本文编号:804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04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2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