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戏剧论文 >

《鞠部丛谈》的演员培养观与罗瘿公对程砚秋的造就

发布时间:2017-09-06 20:51

  本文关键词:《鞠部丛谈》的演员培养观与罗瘿公对程砚秋的造就


  更多相关文章: 罗瘿公 程砚秋 《鞠部丛谈》 京剧


【摘要】:《鞠部丛谈》系近代名士罗瘿公应张孊子之邀,创作于1919年夏,以樊增祥眉批、李释龛校正的《〈鞠部丛谈〉校补》为善本。该书记述了晚清民国时期众多著名演员的生平事迹、亲缘师承、艺术特点,具有重要文献价值;也蕴藏着罗瘿公在演员评价、培养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与先进理念,可从本书探寻程砚秋的成长经验。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罗瘿公 程砚秋 《鞠部丛谈》 京剧
【分类号】:J809.2
【正文快照】: 《鞠部丛谈》是京剧研究界久负盛名、常被引用的一部名著,然而该书初版印量稀少,各地收藏无多,而通行本则校对质量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也遮蔽了该书巨大的学术史价值。《鞠部丛谈》是著名文人罗瘿公戏曲观的集中展现,并且记录了他发现和培养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乃崇;有关程砚秋三事[J];中国京剧;1996年03期

2 宋波;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J];中国戏剧;2003年12期

3 陈培仲;程砚秋与21世纪京剧之发展[J];戏曲艺术;2004年01期

4 张燕鹰;说不尽的程砚秋——纪念程砚秋诞辰100周年学术研讨会侧记[J];中国京剧;2004年01期

5 远山;感悟程砚秋的创新[J];领导之友;2004年02期

6 蒋锡武;固守其本的改革观——两难中之程砚秋创新探析[J];中国戏剧;2004年01期

7 杨明;;程砚秋艺术琐谈[J];戏剧之家;2004年05期

8 杨文辉;;看程砚秋的“水袖”[J];中国京剧;2008年05期

9 马海涛;;回首繁华如梦渺——论程砚秋与周恩来的交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陈景藩;;程砚秋在潍坊一次感人的演出[J];中国京剧;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齐建昌;;关于周恩来给程砚秋的留言[A];中国演员(2011年第3期总第21期)[C];2011年

2 苏宗仁;;程砚秋学洋乐[A];中国演员(2011年第5期总第23期)[C];2011年

3 佚名;;京剧名伶与趣对[A];中国演员(2014年第2期总第38期)[C];2014年

4 ;香港举行“程砚秋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座谈会[A];中国演员(2010年第3期总第15期)[C];2010年

5 吴小如;;程砚秋谦德可风[A];中国演员:2014年第4期(总第40期)[C];2014年

6 王树滨;;程派名剧八十载 传承迄今第四代[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继孝;程砚秋的艺术创新[N];光明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陈菁霞 采访整理;文人涉足京剧与四大名旦的崛起[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纪录片《京剧》撰稿人 温细摎 本文摘编 董山峰;两百余年间的温暖、欢娱和力量[N];光明日报;2013年

4 周口市豫剧团 陈春玲;浅析戏曲“水袖”艺术[N];周口日报;2008年

5 抚州市采茶歌舞剧院 张建荣;漫谈戏曲中水袖技法与表演[N];抚州日报;2010年

6 本报首席记者 邵岭;下一个史依弘在哪里?[N];文汇报;2013年

7 梁燕;京剧呼唤文化自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8 张雯影;京剧传承:从手把徒弟到“音配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祈梦竹 洪珊;观戏宴饮品茗相融 200年天乐园重张[N];北京日报;2012年

10 韩剑萍;幽咽婉转的京剧程派艺术[N];济宁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小佳;程砚秋艺术理想与革新精神探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2 朱凌慧;从民国报刊史料看程砚秋及其表演艺术[D];东华理工大学;2013年

3 李怡;从《锁麟囊》看程砚秋唱腔的美学特征[D];天津音乐学院;2007年

4 阳梅;程砚秋京剧润腔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805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05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f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