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金凤唱腔艺术特征研究
本文关键词:曾金凤唱腔艺术特征研究
【摘要】:曾金凤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的传承人,她在茂腔发展的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曾金凤茂腔表演艺术为对象,分别从绪论、曾金凤的演艺历程、曾金凤演唱技巧分析、曾金凤的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和结论五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述。从曾金凤茂腔表演艺术特点出发,从美学的角度分析曾金凤持久魅力的原因,力求能够为促进茂腔艺术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内容。曾金凤在茂腔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在这一领域还缺少专项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空白。本文还从美学角度分析曾金凤持久魅力的原因,力图为茂腔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 第二章为曾金凤的演艺历程。以历史的顺序把曾金凤的演艺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幼年时期——演艺的启蒙时期;青岛解放迎来艺术新生——演艺的发展时期;文革之后新景象——演艺的复兴时期。早年的家贫导致曾金凤8岁就开始练功唱戏并以此谋生,自此她便与茂腔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唱就是一辈子。她这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大苦大悲,但她却穿越一切岁月的阴霾含笑走到了今天,为茂腔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第三章为曾金凤茂腔演唱技巧介绍。分别从茂腔声腔中自然与自然美的提升;茂腔表演中朴素大方的动作形态之美;茂腔的创造与升华之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曾金凤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博采众长,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推陈出新,唱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茂腔唱腔。她在演唱茂腔时,能够把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剧中人物的身份完美结合起来,真情流露,也提升了曾金凤唱腔的韵味。 第四章为曾金凤茂腔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分别从曾金凤茂腔声腔中自然美的提升;曾金凤茂腔表演的动作形态之美;茂腔的创造与升华之美三个方面介绍。曾金凤的茂腔表演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作为老一辈的茂腔表演艺术家,曾金凤见证了茂腔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兴衰荣辱。为了使茂腔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曾金凤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她吸收了其他兄弟剧种当中的很多元素,丰富和发展了茂腔艺术,也因为她始终走在茂腔发展的前沿,使得她的表演又别有一番风味。 最后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是对本文观点的概括和总结。
【关键词】:曾金凤 茂腔 演唱 表演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7.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10-11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1-13
- 第二章 曾金凤的演艺历程13-18
- 2.1 幼年时期——演艺的启蒙时期13-14
- 2.2 青岛解放迎来艺术新生——演艺的发展时期14-16
- 2.3 文革之后新景象——演艺的复兴时期16-18
- 第三章 曾金凤茂腔演唱技巧分析18-30
- 3.1 符合正字需要的装饰音18-20
- 3.2 变化多样的唱腔板式20-26
- 3.3 活泼刚劲的唱腔韵味26-30
- 第四章 曾金凤茂腔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30-38
- 4.1 茂腔声腔中自然美的提升30-33
- 4.2 茂腔表演中朴素大方的动作形态之美33-34
- 4.3 茂腔的创造与升华之美34-38
- 第五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全敏;;山东茂腔的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大众文艺;2011年05期
2 单晓杰;;当代茂腔发展之研究[J];歌海;2010年03期
3 杨昭;邓琬璐;;山东地方戏茂腔的探究[J];大舞台;2012年08期
4 刘卫;;浅谈戏曲舞台表演中演员体现的艺术美[J];大众文艺;2012年13期
5 任志宏;单建鑫;;中国戏曲表演意境审美构成浅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叶惠文;;浅谈茂腔的艺术特点及传承价值[J];黄河之声;2009年03期
7 朱芳;;浅谈茂腔的艺术特征[J];考试周刊;2008年51期
8 王文华;;浅谈戏曲舞台与表演的形式美[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年06期
9 张志雄;试析戏曲表演艺术的“气”[J];黄梅戏艺术;1994年02期
10 赵景深;;谈茂腔[J];上海戏剧;1960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古全敏;山东五莲茂腔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2 许慧娟;马金凤表演艺术与唱腔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慧玲;山东茂腔戏曲音乐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毛忠;徐慕云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5 叶惠文;论茂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敏;柳子戏表演艺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欣欣;山东诸城茂腔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47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34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