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缀白裘》昆剧折子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3 08:26
本文关键词:《缀白裘》昆剧折子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缀白裘》 昆剧 折子戏 文人 舞台 民间意识
【摘要】:《缀白裘》编选于昆剧折子戏演出最为繁盛的乾隆年间,收当时舞台上活跃演出的折子戏,是名副其实的梨园演出本。《缀白裘》反映了昆剧艺术由以文人中心变为以艺人为中心的历史转折,深刻表现了昆剧艺术由案头到场上的演变。在昆剧新的观众群体——市民观众的影响下,《缀白裘》更表现出丰富的市民意识。本文分五部分进行研究:第一章介绍《缀白裘》的版本、体例与编选宗旨。本章梳理《缀白裘》不同版本收录剧目的异同,钱德苍所编小说集及《缀白裘》各集的序言说明了《缀白裘》“善劝恶惩”与“怡情悦目”统一的编选宗旨。《缀白裘》体例上的革新表现为以折子戏的舞台演出出目为单位代替以剧或宫调曲牌为类序,《缀白裘》更似一场昆曲表演的完整记录。第二章归纳《缀白裘》中昆剧折子戏的主题变异,其中包括功名富贵、真情苦境与反抗斗争三方面。功名富贵主题表现了市民对于发迹变泰的愿望、富贵无种的意识与自强乐观的精神,同时对一味追求功名利禄的不良风气予以讽刺。真情苦境成为家庭伦理剧中最重要的主题,以骨肉分离与重逢为看点,反映了昆剧折子戏中情与理的统一。反抗斗争主题表现被压迫与奴役的人们的不满,如忠臣与奸佞的斗争,以及家庭中父与子、夫与妻之间的矛盾冲突。第三章研究《缀白裘》中昆剧折子戏的角色演化。折子戏的演出形式促进了角色的细化,从而使全本戏中的次要角色成为主角。艺人更注重对底层人民和反映底层意识的角色的塑造,如穷儒角色表现了底层社会的世情世风、侠义之士体现了平民英雄的胆识与担当,僧道、术士、神仙宗等教角色反映了民间天命、道德合一的信仰观。第四章阐述《缀白裘》中昆剧折子戏的舞台化特征。为适应舞台演出,艺人对昆剧做了大量改编,如删曲增白、丰富情节、增加热闹戏谑的场次等。诗歌语言的减少与戏剧语言的增加,表现了昆剧由“曲”到“戏”的回归。同时,表演技艺的展示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情节成为折子戏的主要看点。折子戏的演出形式打破了全本戏陈腐的格局,大团圆的出目以其舞台演出的意义超越了情节上的意义。第五章辨析文人创作旨趣与民间审美好尚的异同。文人的创作旨趣有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且与民间好尚并非完全对立,并呈现出相互影响的特征。带有浓厚文人审美风格的风情喜剧于民间演出中谐趣性得到大大增强,生旦爱情主线之外的贴旦、丑角色更为丰满,情节更加贴近日常生活。水浒戏在昆剧折子戏中演变为情色的粉戏与非反抗的壮士两个主题,反映了政治、文人与民间多重因素对昆剧折子戏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缀白裘》 昆剧 折子戏 文人 舞台 民间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5
- 一、研究缘起10-11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11-15
- 第一章 《缀白裘》的版本、体例与编选宗旨15-23
- 第一节 《缀白裘》的版本与体例15-18
- 第二节 钱德苍与《缀白裘》的编选宗旨18-23
- 第二章 《缀白裘》昆剧折子戏的主题变异23-35
- 第一节 功名富贵24-28
- 第二节 真情苦境28-31
- 第三节 反抗斗争31-35
- 第三章 《缀白裘》昆剧折子戏的角色演化35-47
- 第一节 穷儒:世态炎凉36-40
- 第二节 义侠:平民英雄40-42
- 第三节 僧道神仙:天德合一42-47
- 第四章 《缀白裘》昆剧折子戏的舞台化特征47-57
- 第一节 曲白的增删47-49
- 第二节 技艺的繁荣49-52
- 第三节 排场的突破52-57
- 第五章 雅俗之辩57-70
- 第一节 文人创作旨趣与流派58-63
- 第二节 风情喜剧的通俗化63-66
- 第三节 水浒戏的中间路线66-70
- 结语70-71
- 参考文献71-75
- 后记75-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敢;《缀白裘》叙考(上)[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马晓霓;;论“缀白裘”选本的历史地位[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吴敢;《缀白裘》叙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黄婉仪;;钱德苍编《缀白裘》与翻刻、改辑本系谱析论[J];戏曲研究;2013年03期
5 吴敢;《缀白裘》叙考(续)[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6 戴云;刘赤江和他的《续缀白裘新曲九种》[J];学海;2005年02期
7 李申;徐荣;;《缀白裘》词语续释[J];古汉语研究;2007年04期
8 盛志梅;;试论清中叶折子戏的特点——以《缀白裘》所收折子戏为例[J];山花;2013年18期
9 马晓霓;;吴门玩花主人与其编撰考论[J];戏曲研究;2013年02期
10 徐朔方;改得好[J];戏剧报;1961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毛R,
本文编号:8425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842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