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蛤蟆嗡音乐特征初探
发布时间:2017-09-27 10:30
本文关键词:夏县蛤蟆嗡音乐特征初探
【摘要】:夏县蛤蟆嗡是山西省民间小戏濒危剧种之一。通过对其主要曲牌的分析,此剧种处于民间小戏发展的初期阶段,对于了解民歌到戏曲的过渡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运城学院;
【关键词】: 蛤蟆嗡 民间小戏 音乐特征
【分类号】:J617.5
【正文快照】: 夏县蛤蟆嗡是流行于山西省夏县祁家河乡西山头村一带的地方小戏,因其主奏胡琴声如蛙叫而得名,是我国地方稀有剧种之一。夏县蛤蟆嗡从表演体制上看仍属于生、旦、丑的三小戏,演出内容多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目前,夏县蛤蟆嗡正面临濒危的处境。一、流布地域特征与历史渊源祁家河东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金玉;夏县蛤蟆嗡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清;山西霍州地方书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蛤蟆嗡”重上舞台[J];戏剧报;1960年17期
2 吴亚南;;冠县地方戏曲音乐蛤蟆嗡起源探究[J];音乐时空;2014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金玉;夏县蛤蟆嗡调查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亚南;山东冠县蛤蟆嗡戏曲音乐研究[D];天津音乐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9291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xijuwudaolunwen/929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