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音高者音乐加工能力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绝对音高者音乐加工能力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绝对音高 音高命名 音高分辨 音级判断 音乐紧张度
【摘要】:自达尔文始,人们就开始探究音乐的进化起源。尽管非适应论观点认为音乐是其它认知能力的副产品,音乐进化论认为人类的音乐能力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音乐适应论最重要的证据就是绝对音高感,这是基于绝对音高感与基因的相关。绝对音高是一种特殊的音高命名能力。在没有参照音的情况下,具有绝对音高能力的人可以对孤立的音高进行命名,即说出音名(即C、D、E等)。在音乐教育领域,拥有绝对音高能力被看做是拥有杰出音乐能力的象征,这是因为,大多数杰出的音乐家都具有绝对音高能力。这种推论颇有循环论证之嫌。基于此,本研究试图探究绝对音高者是否具有对音乐加工的优势。从音乐加工模型来看,音乐加工包含低层级和高层级加工,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五个实验,系统地探讨绝对音高者与非绝对音高者的音乐加工,试图论证绝对音高的音高命名优势是否促进他们对音乐各个层级的加工。实验一和实验二分辨考察了绝对音高者对音高细微的变化分辨以及对音高方向分辨的知觉阈限,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音高变化的分辨,还是音高方向的分辨,绝对音高者与非绝对音高者的知觉阈限都没有存在差异。音高的命名不仅包含音名,还包含唱名(即do,re,mi等)。实验三进而考察绝对音高者对唱名的判断,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正确率还是反应时间,绝对音高感者对音高唱名的外显判断都比非绝对音高者更差。实验四和实验五分别考察了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紧张度的知觉和体验,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对音乐紧张度的知觉判断,还是对音乐紧张度的体验,绝对音高者与非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紧张度的加工都没有存在差异。由于本研究中的音乐紧张度加工依赖于调式音级的稳定性,通过进一步分析,本研究还发现,两组被试对调式音级稳定性层级的内隐判断不存在差异。本研究的五个实验结果表明,尽管绝对音高者对孤立音高的音名存在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并没有促进他们的音高分辨能力,同时,在对音高唱名的判断方面,他们反而呈现出更差的判断能力,这些结果表明绝对音高者在低层级的音高命名方面存在优势的不对称性。另一方面,本研究还发现,无论在音乐紧张度的知觉还是在体验方面,绝对音高者都表现出与非绝对音高者相似的音乐紧张度加工能力,这些结果表明,绝对音高的音乐命名优势并没有延伸到高层级的音乐加工,暗示着低层级的音乐加工能力并不影响个体的高层级音乐加工。本研究是国际上首次通过系列的实验研究探究绝对音高与音乐加工优势的关系。以上结果无疑不仅将为音乐教育领域提供实证的依据,而且还从绝对音高视角否定了音乐进化的适应论假设。
【关键词】:绝对音高 音高命名 音高分辨 音级判断 音乐紧张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凡例7-10
- 第一章 绪论10-25
- 1.1 文献综述11-20
- 1.1.1 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的加工及其神经机制11-16
- 1.1.1.1 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的加工11-14
- 1.1.1.2 绝对音高者音乐加工的神经机制14-16
- 1.1.2 绝对音高者音乐加工优势的成因16-20
- 1.1.2.1 基因17-18
- 1.1.2.2 语言环境18-19
- 1.1.2.3 音乐训练19-20
- 1.2 问题提出20-25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22-23
- 1.2.2 研究框架23-25
- 第二章 绝对音高者的音高知觉阈限研究(实验一、二)25-34
- 2.1 引言25-26
- 2.2 研究方法26-31
- 2.2.1 被试26-28
- 2.2.1.1 绝对音高测验26-27
- 2.2.1.2 被试筛选27-28
- 2.2.2 音乐材料28-30
- 2.2.3 实验流程30-31
- 2.3 结果和讨论31-34
- 第三章 绝对音高者对音高唱名的判断(实验三)34-38
- 3.1 引言34
- 3.2 研究方法34-36
- 3.2.1 被试34-35
- 3.2.2 音乐材料35
- 3.2.3 实验流程35-36
- 3.3 结果和讨论36-38
- 第四章 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紧张度的加工(实验四、五)38-49
- 4.1 引言38-39
- 4.2 研究方法39-41
- 4.2.1 被试39
- 4.2.2 音乐材料39-40
- 4.2.3 实验流程40-41
- 4.3 结果41-46
- 4.3.1 紧张度知觉的结果41-43
- 4.3.2 紧张度体验的结果43-45
- 4.3.3 音阶音级稳定性层级的敏感性45-46
- 4.4 讨论46-49
- 4.4.1 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紧张度的知觉46-48
- 4.4.2 绝对音高者对音乐紧张度的体验48-49
- 第五章 综合讨论和结论49-53
- 参考文献53-59
- 附录59-60
- 致谢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蒋存梅;张前;李卫君;杨玉芳;;绝对音高感对音乐句法加工能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0年04期
2 戴安娜·多伊奇;李小诺;沈晶;于佳qV;;一次绝对音高感大规模直接测试研究——以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为大样本对象[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3 李宝珠;;内蒙古音乐基本素养考级的教学要求[J];草原歌声;2011年03期
4 戴安娜·多伊奇;特雷弗·亨索恩;伊丽莎白·马文;许洪帅;;绝对音高:普遍性差异与言语关键期的研究——基于中美两所音乐学院部分学生[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5 王骊骊;;对音高感因素的探究[J];黄河之声;2011年07期
6 李慕白;;音调、色调[J];人像摄影;2007年09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小诺;乐竟泓;周佩佩;;绝对音高感形成与母语作用及早期训练的关系[A];第四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马小卉;刘友谊;舒华;;影响绝对音高形成因素的探究[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侯建成;董奇;何清华;陈春辉;李瑾;;音乐绝对音高能力对注意网络加工的影响及其特征[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海棠;绝对音高者音乐加工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13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13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