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音乐内容和形式呈现与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基于对美国非华人艺术接受者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09:35

  本文关键词:音乐内容和形式呈现与国际传播效果研究——基于对美国非华人艺术接受者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国际传播 音乐传播 形式表现 内容表现 传播效果


【摘要】:在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过程中,内容的融合与跨界现象十分普遍,一方面,中国音乐在创作和演绎方面非常愿意主动同西方技法相结合;另一方面却常常在应该选择纯正的传统音乐或是杂糅后的音乐来进行国际传播之问题上反复纠结。换句话说,在传播内容应该"持守"或是"适应"的价值问题上,业界与学界专家学者们态度不一。以实地调查数据和实证研究为基础,并结合实地观察与采访,测查音乐国际传播中内容和形式的区别对传播效果的影响,试图为中国音乐国际传播的实践提供数据借鉴与理论参考。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
【关键词】国际传播 音乐传播 形式表现 内容表现 传播效果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研究——以美国为例”(项目编号:12 CD082)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J605;G206
【正文快照】: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约瑟夫·奈率先提出“软实力”概念以来,对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视已经不再仅仅限于社会、产业和民间层面,而是迅速上升到了国家宏观布局、总体发展的战略高度。文化的意识形态传播特性甚至可能超越艺术创作本身,被视为国家维护自身利益、安全稳定并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长征;;非洲的国际传播与“呜呜祖拉”[J];对外传播;2010年09期

2 张毓强;;2010年中国国际传播的六个关键词[J];对外传播;2011年01期

3 肖菲菲;;浅析法语在国际传播中的内外优势[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4 冯雷;;认真体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5 黄艾;;国际传播的研究热点回顾与趋势展望——2012国际传播文献综述[J];对外传播;2012年12期

6 袁林;;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和战略趋势[J];对外传播;2013年08期

7 赵宁;;谈谈全球化进程中国际传播的操作[J];对外大传播;1999年12期

8 本刊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2013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J];对外传播;2014年02期

9 郭熙;;汉语的国际地位与国际传播[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赵世举;;《汉语国际传播理论与实践》专栏弁言[J];长江学术;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心颖;;首都危机事件国际传播的有效控制[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2 Dan Schiller;;国际传播中政治经济权力平衡的变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3 黄强;潘晓波;董植寿;;武术国际传播绩效评估框架体系的建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的新途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5 郜书锴;;国际传播的重新布局——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实践与理论[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1[C];2010年

6 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7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三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王利涛;刘庆;;国际传播视野中的中国环境外交——以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A];第四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智;刘胜楠;;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调查及未来传播策略研究[A];2014中国传播论坛:“国际话语体系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玲;新技术条件下国际传播的发展变化[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记者 于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成立[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 王庚年;中国国际传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N];人民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汉语国际传播处于发展机遇期[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吴飞;应对国际传播的新挑战[N];中华新闻报;2004年

6 邓建国;从在华外国人的博客看国际传播新途径[N];中华新闻报;2007年

7 记者 杜军玲;非盈利性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成立[N];人民政协报;2008年

8 记者 韩晓东;蓝海国际传播促进会在京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梦杨;福莱国际传播宣布上海新领导团队[N];中国贸易报;2010年

10 贺明华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建立高效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邱凌;软实力背景下的中国国际传播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吴立斌;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及影响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传播媒体的商业模式重塑[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方明;辽宁大学汉语国际传播方略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肖玉婷;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现实困境及其传播路径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史哲;国际传播的“海味”与“中国味”[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5 谢世浩;中亚汉语国际传播效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6 孙晓男;减少中国在国际传播中的噪音[D];外交学院;2005年

7 李大元;跨文化视野中的国际传播[D];吉林大学;2005年

8 古天姣;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吉广荣;汉语大众媒介与汉语国际传播[D];郑州大学;2012年

10 卫然;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下的品牌化战略[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0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30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a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