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发布时间:2017-10-17 22:20

  本文关键词:《乐记》“乐本篇”中的图腾之“乐”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乐本篇 “乐”图腾 干戚羽旄 乐通伦理 郑卫之音


【摘要】:中国历史上,"乐"概念至少发生过三次变易,一是西周"礼乐"之"乐"变殷商及其以前的图腾之"乐"、二是汉代"五声八音总名"之"乐"变西周"音声舞容"之"乐"、三是近现代"艺术音乐"变"五声八音总名"之"乐"。《乐记》作为后儒对西周礼乐制度的追记,"礼乐"之"乐"是其讨论的主体。但其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殷商及其以前的"乐图腾"观念。本文以"乐本篇"为例,分别讨论"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通伦理"、"审乐知政"及"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中所涉及的图腾之"乐",认为,只有用"图腾之乐"这一"乐"观念阐释这些重要范畴,才能合式克服以往儒家经典注疏文献中存在已久的隔膜或误解。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乐本篇 “乐”图腾 干戚羽旄 乐通伦理 郑卫之音
【基金】:作者主持的2015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八批特别资助项目《中国上古礼乐关系研究》(编号:2015T80443)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民族乐器演奏的美学传统及当下实践研究》(编号:12YJA760070)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J609.2
【正文快照】: 引言 笔者曾以系列论文探讨“礼乐关系”问题,认为:甲骨文“乐()”字构形为上“(葫芦)”(妊娠母体象形、母体图腾)下“(树)”(祖先世系象形,祖先图腾)的图腾合文,其本义以氏族祖先(灵魂、牌位)所在之处、氏族祖先祭祀之处涵盖于该处按期举行的祖先祭祀仪式活动整体(主要包含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恩娜;林语堂的英译《乐记》[J];中国音乐;2002年03期

2 轩小杨;;论《乐记》“和”的思想与表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龙珲;;二十世纪《乐记》研究综述[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范小烨;;浅谈《乐记》的乐教思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5 李广赞;闫冲;;《乐记》成书题外辨[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凌继尧;;《乐记》中的艺术学思想[J];艺术百家;2010年04期

7 陈倩妮;;《乐记》中关于音乐作用的论述[J];大众文艺;2010年20期

8 翟sダ,

本文编号:10513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0513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1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