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3 14:13

  本文关键词:文化地理学视角下的侗族大歌传播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侗族大歌 空间扩散 土语 社交 择偶


【摘要】:侗族大歌之所以流布于侗族南部方言区的第二土语区,从文化地理学视角进行探析,首先受限于方言土语,土语不仅承载了大歌的意义符号,还与音乐旋律水乳交融;其次是与社交习俗有关,大歌展演是"为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后者得以扩散;第三是与婚姻习俗有关,对唱大歌呈现出来的是智力竞争,"倚歌择偶"是大歌区域扩散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开发利用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查报告”(项目编号:GSZ13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正文快照】: “侗族大歌”是对流布于侗族南部地区的一种合唱艺术的汉语直译(民间自称为“嘎老”),2009年成为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尤其是1986年在法国巴黎一唱成名之后,学界对侗族大歌持续开展文献搜集、起源形成、音乐特征、文化内涵、艺术魅力、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中笑;走近侗族大歌[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0年03期

2 蒋立;神奇的侗族大歌——小议贵州南侗大歌的演唱习俗及其声部特征[J];人民音乐;2002年07期

3 白克信;他让侗族大歌流行起来[J];中国民族;2002年04期

4 姚瑶;侗族大歌[J];西部大开发;2002年11期

5 黄大岗;保护 发展 孰轻孰重——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暨侗族大歌研讨会召开[J];音乐研究;2002年04期

6 阿土;侗族大歌[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7 刘玲玲;大歌盛会——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九届年会暨侗族大歌研讨会在贵州黎平召开[J];人民音乐;2003年03期

8 雅文;侗族大歌发展史上的一次辉煌——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对侗族大歌发展的历史性贡献[J];中国音乐;2003年04期

9 雅文;侗族大歌发展史上的一次辉煌——黎平侗族民间合唱团对侗族大歌发展的历史性贡献[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3年02期

10 高翔;侗族大歌的保护与传承[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兰花;;浅论侗族大歌在现代传播背景下的传承与发扬[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龙耀宏;;世界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保护与发展[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3 吴定国;;侗族大歌生存土壤研究[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4 石干成;;以歌结友——侗族大歌的民俗取向[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5 赵旭;;侗家人精神的发展与侗族大歌的生命力[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6 吴家宁;;从侗族大歌申遗着手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全面保护[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7 欧俊娇;;侗族大歌与侗族习俗[A];风从民间来:“追寻中国梦”采风文论集[C];2014年

8 徐新建;;历史之维和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A];走进原生态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10卷[C];2010年

9 龙初凡;;侗族大歌知识产权保护探讨与法律保护分析[A];《民族遗产》(第2辑)[C];2009年

10 彭兆荣;;传统音乐的消解与重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音乐提示[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兴华;侗族大歌:面向市场寻求保护和发展[N];贵州政协报;2002年

2 记者 何云江;侗族大歌:音乐奇葩濒临失传[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3 喜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 推广“侗族大歌”品牌[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苏丹邋沈仕卫;侗族大歌为国争光 温家宝总理高度赞扬[N];贵州日报;2007年

5 段丽娜;黎平侗族大歌合唱团获金奖第一名[N];贵州日报;2007年

6 宋维安邋陆书明 本报记者 王璐瑶;黎平引资2亿元打造侗族大歌大型实景表演[N];贵州日报;2008年

7 阿树;侗族大歌: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见证[N];西部时报;2008年

8 蒋林;侗族大歌:文化传承的典范[N];广西日报;2008年

9 范怡倩;用法律之剑保护侗族大歌[N];中国民族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赵拴 贵州都市报记者 徐子敬;侗族大歌被特许延长世博园演出期限[N];贵州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芳芳;侗族大歌歌师的生存困境与出路[D];中南大学;2010年

2 谢琛;贵州侗族大歌的当代传播方式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3 潘永华;从侗族歌师的教唱窥探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谢娟;侗族大歌艺术风格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贵州民族学院;2010年

5 李善兰;影视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潘永华;论侗族大歌音乐形态特征及其形成的思维基础[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7 李江南;城市化背景下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嬗变[D];暨南大学;2015年

8 王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侗族大歌文化变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谭厚锋;宰荡村侗族大歌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10 尹庐慧;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与学习:贵州省黎平县九龙寨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36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136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