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论5.1环绕立体声录音技术在音乐会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03 16:01

  本文关键词:论5.1环绕立体声录音技术在音乐会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5.1环绕立体声 双声道立体声 传声器 录音 后期扬声器分配


【摘要】:从单声道、双声道立体声到环绕声,人们所利用的拾音系统及回放系统越来越复杂。从最早只能听前方一个声道,发展为前方双声道扇形听音区域,进而发展为可以听到包括来自后方的声音。5.1环绕立体声就是其中的一种环绕声。本文主要研究5.1环绕立体声拾音制式与最佳拾音位置,使用5.1环绕立体声拾音制式拾音,在回放时做到让听者处于最佳听音位置欣赏。例如:让听众处于指挥的位置上听音乐会或者让听众处于乐队内部听音乐会等,最终,甚至可以提供听音者自选位置,依据个人审美观念的不同,自行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听音位置。在研究过程中,会碰到很多问题,第一,多种5.1环绕立体声录音制式的选择使用,需要多方面测量和实验,反复调整,以达到理想效果。第二,回放时,因为有6只音箱,其中5只音箱(除中置外)有很多的配对关系,例如:L与R、LS与RS、L与LS、C与R等等关系。。尽管在5.1系统回放时,扬声器有比较固定的摆放角度和距离,但彼此间电平的掌握,相位的掌握等都比较复杂,需要小心应对。研究过程中,要进行实例分析,针对前人所使用的5.1环绕立体声拾音制式进行对比和回放对比。在测试回放信号时,需针对音箱的指向性和信号强度做出测量数据。在回放时音箱品牌相同、指向性相同、强度相同。最终得出结论,使用目前所研究的这一5.1环绕立体声拾音制式录制音乐会,在回放时(以目前设备水平),对应关系是较为准确的,在录制时,也是较为方便使用的。本文分四个大章节,第一章主要介绍5.1环绕立体声的起源与发展,从立体声拾音制式到5.1环绕立体声拾音制式和一部分声学的介绍。第二章主要进行实例分析与设计分析还有实际实验和结果。第三章主要阐述5.1环绕立体声在音乐会时使用的拾音制式及实验结果。第四章主要阐述在审美方面的空间定位与5.1环绕立体声的发展趋势及对其的未来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9.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石炯;;广播剧的新思路——5.1声道环绕立体声广播剧的设想[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1年08期

2 王乐文;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录制与制作(下)[J];影视技术;2005年02期

3 王乐文;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录制与制作(上)[J];影视技术;2005年01期

4 赵晓星;;高清数字电视节目中5.1环绕立体声的录制[J];剧影月报;2011年02期

5 于祥国;;京剧音乐环绕立体声创作与研究初探[J];乐器;2012年11期

6 王镜山;王惠;;电唱机时代的同期录音数字化技术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年19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乐文;;电影多声道环绕立体声的录制与制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记者 黄茜;看什么?观众说了算![N];广州日报;2012年

2 位承哲邋郭素彦;阳谷1708份电影“红包”送农民[N];农民日报;2008年

3 《i周刊》记者 王健;容量可扩,还能自动升级![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巍;论5.1环绕立体声录音技术在音乐会中的应用[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2 吕一新;环绕立体声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3 王敏荣;基于TMS320C6711虚拟环绕立体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136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136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a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