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音乐配器分析
本文关键词: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音乐配器分析
【摘要】: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故事片,并逐渐发展成了大型舞剧。作为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的芭蕾舞剧,也作八大样板戏之一,是西方芭蕾舞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相结合的艺术精品;它不仅是一部成功的舞剧作品,同样也是一部成功的民族音乐作品;其音乐上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创作上以民间音乐主题贯穿全曲,用西方作曲配器技法创造再发展;音乐形象鲜明生动;作为舞剧,其大篇幅运用独唱与合唱,在舞剧作品中独具一格;它收集了北方的民间音乐素材,参照民歌,吸收了戏曲音乐及其音乐表现手法,并借鉴了歌剧的创作经验,将诗歌舞三者融合一体。传统京剧乐队与西方管弦乐队的混合编制也使它的配器技术手段非常丰富,将本是单一线条性的民族音乐扩大融合发展,使它在以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为蓝本构建出的基础上构建出了一幅呈现“交响性”艺术特色的音乐蓝图;音乐的全面性,音响色彩的丰富性也使其成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瑰宝。本文主要是将以西洋配器技术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音乐中各种形态的配器技术、音乐织体、乐器性能及应用,从而展现西方配器技术在这部传统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管弦乐相结合的作品上的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戏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成亮,袁翠;从歌剧到舞剧:《白毛女》的变迁[J];党史纵览;2005年06期
2 胡士平;歌剧《白毛女》的魅力[J];人民音乐;2005年07期
3 何吉贤;《白毛女》:新阐释的误区及其可能性 [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03期
4 郭颖;;真善美的完美结合——谈中国第一部歌剧《白毛女》[J];戏剧文学;2009年12期
5 谷鹏;;《白毛女》传播的受众分析[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6期
6 王昆;;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过程[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2期
7 傅显舟;;一样的经典,不一样的“喜儿”——新版歌剧《白毛女》评析[J];艺术评论;2011年08期
8 鸽子;;歌剧《白毛女》(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建党90周年特别版)[J];人民音乐;2011年09期
9 解文;;纪念歌剧《白毛女》上演66周年暨庆祝歌剧《白毛女》复排上演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5期
10 陈晓敏;;析歌剧《白毛女》选段“恨是高山仇是海”[J];音乐生活;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畅;;歌剧《白毛女》在张家口[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田华;;王滨·我·《白毛女》[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下)——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1年
3 石秀萍;;多彩的音乐 在动的形象——浅谈歌剧《白毛女》中音乐对人物的塑造[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4 刘贻清;;《白毛女》是中国新歌剧艺术的楷模[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田华;;女法官形象创造回顾[A];演员谈电影表演——首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珏娟邋实习生 杨柳;《白毛女》引领四川演出市场复苏[N];四川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焦雯;红色经典《白毛女》:从1945到2010[N];中国文化报;2010年
3 ;复排歌剧《白毛女》再现经典[N];人民日报;2011年
4 中国戏剧家协会秘书长 刘卫红;歌剧《白毛女》——永恒的文艺经典[N];中国艺术报;2011年
5 忽培元;歌剧《白毛女》与革命圣地延安的红色情缘[N];延安日报;2011年
6 郑恩波;我与《白毛女》的不解之缘[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蒋力;《白毛女》巧换“新衣”[N];音乐周报;2002年
8 陈蕙茹;《白毛女》剧组与成都老舞迷喜相逢[N];成都日报;2008年
9 记者 陈璐;新版歌剧《白毛女》重现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赵s,
本文编号:12866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2866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