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笙的簧片物理参数与音色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8 19:13

  本文关键词:笙的簧片物理参数与音色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由簧 音色 多维尺度分析 物理模型


【摘要】:为了改善笙的声音品质,本文研究了笙的簧片物理尺度与笙的音色之间的相关性。在提出笙的物理模型并验证其有效性的基础上,固定音高,改变簧舌的厚度、长度以及缝隙宽度,合成一组笙的声样本。通过对偶比较法以及多维尺度法分析笙的音色空间,根据簧舌参数及音色特征量解释该音色空间的物理意义,并从发声原理比较簧舌参数对音色的作用。结果表明,音高一定时,簧舌宽度对音色的作用可忽略,厚度(及长度)和缝隙宽度对音色的作用相似,但影响方式不同。改变簧舌物理参数所形成的二维音色空间与声音的对数起振时间、频谱丰富性以及频谱不规则度有关。起振特征与频谱丰富性特征存在共变关系,通过改变这两个特征,能够改变音色的明亮度和柔软度。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声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4317)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资助项目(2015019)
【分类号】:J632.12
【正文快照】: 1引言笙是我国典型的簧管类乐器,它由吹嘴、笙斗和笙管组成。其中笙管包括笙脚、簧片以及共鸣管三部分,簧片的主要部分为簧舌。笙具有“一簧一管发一音”的特点,簧舌的做工对笙的音色有重要影响,其材料特性以及物理尺度的差异都会改变笙的音色。研究簧舌的物理尺度与笙的音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侯曼;人体运动的物理模型(综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2 关毅;;物理模型与数字特效结合的电影数字制作研究——电影《飞天》的特效制作简介[J];现代电影技术;2011年11期

3 原霞;;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4年07期

4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菊华;李智宏;王辉明;;材料成形及模具新技术在地震物理模型中的应用[A];油气地球物理实用新技术——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中本;;构建物理模型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例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3 沈敏;;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高中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A];中国名校卷(福建卷)[C];2013年

4 赵群;马国庆;;地震物理模型高速数据采集系统[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吴梅波;徐爱梅;;在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思维能力——物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陆云祥;都亨;薛丙森;;航天器尾流数值计算的物理模型[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魏建新;狄帮让;;地震物理模型中的几个测试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赵群;马国庆;宗遐龄;;连续采集控制系统在地震物理模型实验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佩华;;绳与杆模型弹力方向的探析[A];新疆物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郑晓;林国祥;李智;王经洲;;基于压榨比分析的植物油料压榨物理模型辩识[A];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进展·2007——全国第18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CACIS)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中学 王鹏;谈课堂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的途径[N];学知报;2011年

2 江苏省如皋中学 张淑蓉;浅析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3 临猗三中 林稳心;物理模型教学与创新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4 薛辛洁;浅谈高中物理建立模型能力的培养[N];学知报;2011年

5 中国农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李宽;使用ERWin设计数据库[N];计算机世界;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森;中学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徐娜;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万蔡琳;采用自制物理模型构建高中生物概念的实践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殷东强;高中物理模型的建构及其教学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祯泽;构建物理模型解题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荀辉;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谭会;中学物理模型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少静;运用原始物理问题提高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周圣峰;高三学生建立物理模型能力的现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汪崇渝;高中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探究式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3053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3053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