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作品《祀》的音乐创作与演奏分析
本文关键词:古筝作品《祀》的音乐创作与演奏分析 出处:《武汉音乐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古筝演奏技术的日益丰富以及学筝人数的急剧增加,许多专业作曲家开始关注古筝曲的创作。这些作曲家所创作的古筝乐曲,在作曲技术运用、艺术意境和乐器技巧的发挥上都显得更加精到和专业,这些古筝创作乐曲的出现对于古筝演奏的技巧发展和艺术表现力的拓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使这些古筝乐曲在弹奏技术运用和作曲技巧的结合方面体现出一种均衡和理性的趋势。《祀》是沈逸文于2012年创作的古筝作品,本文通过对《祀》的素材运用、曲式结构、音调定弦、和声色彩、演奏技巧等进行分析,从而探索作品的演奏方法,为作品的演奏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包含以下三个章节的内容(除引言与结语):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目的与意义,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共三个部分:第一章对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乐曲的曲式结构与定弦进行概述;第二章对作品中各个段落的和声色彩、演奏技巧等进行分析;第三章是通过作品的创作特征,探寻作品的音乐情感及表达。结语则对全文进行概括性总结。
[Abstract]:Since the middle of 1980s, with the increasingly rich playing techniques and the rapid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students, many professional composers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reation of zither music. In the composi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musical instrument skill display all appears to be more refined and specialized. The emergence of these zither composition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performance skil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rtistic expression. The combination of playing techniques and composing techniques shows a trend of balance and rationality in these guzheng music. [sacrifice] is the Guzheng works created by Shen Yiwen in 2012. In this paper, the use of the material of "sacrifice", musical structure, tone string, harmony color, playing skills a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performance method of the work. This paper contains the following three chapter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ntroduction mainly describ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e main body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the work and the musical composition structure and string;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harmony color and playing skills of each paragraph in the works.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explore the music emotion and expression through the cre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work.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32.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年03期
2 钟文敏;少儿古筝学习心理的把握与调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刘娜;论古筝演奏技巧的运用与发展创新——帮助高职学生了解并认识古筝的演奏技巧与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3年05期
4 陈澄;论古筝操缦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6期
5 盛霞;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婷婷;古筝艺术的传播与嬗变论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吕云路,李婷婷;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玲玲;;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4期
9 覃晓宁;;论古筝的教育与推广[J];职业时空;2008年04期
10 彭蓉;;试论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成玉;陈进轩;;郓城古筝艺术之乡的建设与发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刘瑞强;;古筝论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宁晓静;;浅谈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的发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学的古筝情缘[N];石家庄日报;2007年
2 记者 兰燕飞;古筝之乡如何走好产业发展之路[N];扬州日报;2007年
3 阎爱华;高奏江苏古筝艺术新篇章[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徐沛东;在中国古筝艺术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许燕茹;“古筝之乡”筝韵悠长[N];扬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宋莉;春城掀起古筝就业热潮[N];长春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峰;古筝传千年 新人奏新曲[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安婧;学古筝的多了 古筝演奏家却少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蕙茹;成都学古筝人数全国第一[N];成都日报;2013年
10 苇杭;中国古筝:艺术教育之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凌;“1+1”古筝基础教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冉;当代古筝形制改革述评[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4 马卉;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教材的建设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文婷;建国后古筝教材的构建与发展沿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龙妮;关于古筝练习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阳;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古筝发展研究(1986年-201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博;中国古筝与中国箜篌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段宏霄;论古筝“颤音”技法[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刘佳;安顺市中小学生古筝考级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6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3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