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考级教材初级部分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古筝考级教材初级部分对比研究 出处:《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青少年自幼接受音乐熏陶将有益于身心健康,逐渐成为大众的共识。其中,许多青少年将古筝作为他们培养音乐爱好、从事业余音乐学习的首选。因而,全国的部分单位逐渐建立了校外的音乐水平考级机构及委员会,其中,北京地区的三家权威古筝考级机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及中国音乐家协会设立的音乐水平考级机构,之所以能够稳步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三者都有着规范的考级制度和系统的考级教材。本文,笔者以上述三大古筝考级机构的考级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三者初级部分对应练习曲与乐曲的特点,提出三种古筝考级教材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建议,以期让古筝考级教材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继而进一步推动古筝艺术的普及和古筝教育的发展。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quality education has been deeply rooted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young people will benefit from music edification from an early age, and gradually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public. Among them, many young people take zither as their musical hobby. The first choice of amateur music learning. Therefore, some unit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gradually set up an off-campus music level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 and committees, among which, the Beijing area of three authoritative guzheng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fundamental reason why the Chinese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the Chinese musicians Association set up the music level examination organization, can develop steadily, its basic reason lies in the three have the standard examin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examination grade teaching material. The author take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of the three guzheng examination institu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primary parts corresponding to the etudes and music in combination with their own teaching practice. In order to make the guzheng teaching materials more scientific and humanize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and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of three kinds of guzheng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hen further promotes the popularization of guzheng ar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uzheng educ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632.3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年03期
2 钟文敏;少儿古筝学习心理的把握与调适[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刘娜;论古筝演奏技巧的运用与发展创新——帮助高职学生了解并认识古筝的演奏技巧与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3年05期
4 陈澄;论古筝操缦艺术[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6期
5 盛霞;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发展[J];铜陵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李婷婷;古筝艺术的传播与嬗变论纲[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吕云路,李婷婷;关于青少年“古筝热”潜伏问题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玲玲;;古筝艺术的传承与创新[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年04期
9 覃晓宁;;论古筝的教育与推广[J];职业时空;2008年04期
10 彭蓉;;试论当代古筝艺术的发展历程[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成玉;陈进轩;;郓城古筝艺术之乡的建设与发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2 刘瑞强;;古筝论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宁晓静;;浅谈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古筝的发展[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春学的古筝情缘[N];石家庄日报;2007年
2 记者 兰燕飞;古筝之乡如何走好产业发展之路[N];扬州日报;2007年
3 阎爱华;高奏江苏古筝艺术新篇章[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徐沛东;在中国古筝艺术第六次学术交流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许燕茹;“古筝之乡”筝韵悠长[N];扬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宋莉;春城掀起古筝就业热潮[N];长春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高峰;古筝传千年 新人奏新曲[N];中国艺术报;2009年
8 安婧;学古筝的多了 古筝演奏家却少了[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蕙茹;成都学古筝人数全国第一[N];成都日报;2013年
10 苇杭;中国古筝:艺术教育之于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凌;“1+1”古筝基础教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2 汪莎;论古筝艺术的传统与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范冉;当代古筝形制改革述评[D];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
4 马卉;新中国成立以来古筝教材的建设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赵文婷;建国后古筝教材的构建与发展沿革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龙妮;关于古筝练习曲若干问题的思考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阳;近年来黑龙江省的古筝发展研究(1986年-2012年)[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博;中国古筝与中国箜篌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9 段宏霄;论古筝“颤音”技法[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刘佳;安顺市中小学生古筝考级现状分析及解决对策[D];贵州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37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437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