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如轩十番古乐队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21 08:54
本文关键词: 福州十番 纯如轩 文化特质 出处:《中国音乐学院》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福州十番是中国传统乐种当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器乐形式之一,也是一个历史积淀深厚,流传时间久远,传播范围广泛的传统乐种。根据相关资料记载,福州十番最早可能产生于元代以前,并且在明清时期已在福建地区初具规模。本文将福州连江县t/头镇拱屿村纯如轩十番古乐队作为代表性个案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民族音乐学的表述方法进行了相关学术观照,以期对该乐队文化的本质特征、存见和发展的文化缘由进行学术解读,对这一乐队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份可资借鉴的理论参照。
[Abstract]:Fuzhou is one of the ten forms of folk music China traditional music of the representative, but also a deep historical accumulation, the spread of the long time, traditional music which spreads widely.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cords, Fuzhou ten times the earliest possible before Yuan Dynasty, an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Fujian area scale Fuzhou County of Lianjiang. In this paper t/ tou Zhen Gong Yu Cun Xuan ten pure as ancient band as a representative case study, and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ethnomusicology is related to academic perspective, the essence of the band culture characteristic,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cause of academic interpretation, provide according to a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is band.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瑜;;锣鼓经及其传承方式所体现的中国音乐思维方式[J];音乐探索;2011年03期
2 桑海波;;中国民族器乐的“和色”特征[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3 程惠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和谐价值[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彭林绪;;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初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程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起[J];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07年10期
6 孙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年08期
7 辛儒;孙强;赵艳芳;;论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产业价值[J];经济论坛;2007年16期
8 高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活态保护”[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7期
9 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2006年11期
10 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音乐研究;2006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熊杰;隋唐打击乐器种类及相关问题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2 王秀萍;宋代乐器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215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521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