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民之歌”与“歌之民”:民歌研究的双重维度

发布时间:2018-04-08 22:22

  本文选题:“民之歌” 切入点:“歌之民” 出处:《民族艺术》2016年01期


【摘要】:"民歌"研究涉及不可分割的两部分:"民之歌"与"歌之民",即"民之歌"是怎样一种"歌","歌之民"是怎样一种"民"。从"民"看"歌"与从"歌"看"民",是两种不同的视角。两种不同的视角构成了两种不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一种研究"人的音乐",即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一种研究"音乐的人",即Musical Anthropology。研究"民之歌",出发点在"民"、落脚点在"歌";研究"歌之民",出发点在"歌"、落脚点在"民"。前者的研究方式为"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后者的研究方式为"Musical Anthropology"。研究"民之歌"即"人的音乐"的音乐人类学实践与研究"歌之民"即"音乐的人"的音乐人类学实践,完全可以并且应当融合在一起,从而使"歌""人"互证、"人""歌"互通,达到对音乐与人的双重理解与认识。以壮族民歌的音乐人类学研究为例,应该着力探究的是:壮人如何创造了壮歌,壮歌如何建构了壮人,壮人与壮歌之间是如何互相建构、互相表征的。
[Abstract]:The study of folk songs involves two inseparable parts: song of the people and people of songs, that is, what kind of song is the song of the people and what kind of people is the people of songs.There are two different angles of viewing songs from people and people from songs.Two different perspectives constitute two different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music: one is the study of "human music", that is,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and the other is the study of "musical man", that is, Musical Anthropology.To study the song of the people, the starting point is in the people, and the foothold is in the song; in the study of the people of songs, the starting point is in the song, and the starting point is in the people.The former is "The Anthropology of Music" and the latter is "Musical Anthropology".The practice of music anthropology to study "songs of people", that is, "music of people", and the practice of anthropology of music of "people of songs" or "people of music", can and should be merged together.So that "songs" and "people" prove each other, "people" and "songs" intercommunicate, to achieve a dual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music and people.Taking the study of musical anthropology of Zhuang folk songs as an example, it should be explored how Zhuang people create Zhuang songs, how Zhuang songs construct Zhuang people, and how Zhuang people and Zhuang songs construct and represent each other.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壮族嘹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15XZW005) 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项目“从‘少数民族文学’到‘多民族文学’——民族文艺学视野中新世纪文学观念的变迁”(桂教人〔2009〕62号)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的本质[J];民族音乐;2008年05期

2 熊晓辉;;对当代中国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思考[J];民族音乐;2009年03期

3 熊晓辉;;对当代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思考[J];衡水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5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音乐人类学论纲》自序[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10年03期

6 熊晓辉;;音乐人类学的历史语境与理论诉求[J];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7 王一平;;音乐人类学的现状与思考——专访牛津大学马丁·斯托克斯博士[J];音乐探索;2011年04期

8 萧梅;南高洛三天——音乐人类学笔记之一[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作为共同课的教学及策略[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管建华;后现代人类学与音乐人类学[J];中国音乐;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董云;;关于非洲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接晔;;有关日本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汤亚汀;;文化研究语境下的音乐人类学:兼论音乐人类学与音乐学的范式差异[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韦希;;有关印度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5 于晓晶;;有关东南亚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6 赵晶晶;;有关韩国的音乐人类学研究[A];2005’北京第二届世界民族音乐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国音乐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熊晓辉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音乐人类学:“文化中的音乐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蓓蓓;有一种活法—湖北马山民歌队音乐人类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2 谢士欣;人类学视域下的音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王妍妍;国内不同视野中的声音景观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4 丁爱华;“中柱之歌”——丙中洛阿怒人“可汝”歌舞的音乐人类学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236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7236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