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作品展现的民族性与多元化》—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
本文选题:传统民族乐器 + 民间地方音乐 ; 参考:《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二胡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主要弓弦乐器之一,它始于唐代,历史悠久,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其发展之初,多用于民间的各种音乐中,体现了二胡是一个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传统乐器。纵观二胡的发展进程和当今的现状,经历了从伴奏、合奏的时代,蜕变成当代最热门、极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能呈现出各种体裁和不同风格及移植于不同的作品;同时在演奏方式上不断创新,使二胡不仅成为中华民族乐器中最具旋律化和歌唱性的代表,同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个人在附中到本科、研究生的学习阶段中,以传统的民间音乐作品为主,接触了多种音乐类型和体裁,并对现代流行的音乐风格产生浓厚兴趣。所以本文以音乐会的设计为主要脉络,以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为主,结合当代音乐文化,选择不同风格体裁的作品和与之相应的演奏方式、呈现方式,力求给听众带来听觉和视觉整体化、统一化的舒适效果感受。通过学习音乐会拟定曲目,对作品的基本风格、含义进行理解,逐渐克服了对快速技巧的心理障碍,驾驭多种音乐风格;追求在表达和诠释方面对作品进行各种语境和角色的穿越。并且结合个人学习经历,思考到二胡普及教学的未来发展是以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适当借鉴和吸收各种外来音乐,在处于多元文化发展中的平衡、兼容以及选择、创新。
[Abstract]:Erhu is one of the main bowstring instruments peculiar to the Chinese nation. It began in the Tang Dynasty,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strong nationality. At the beginning of its development, it was used in various kinds of folk music. It reflects that Erhu is a tradi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folk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Erhu, experienced from accompaniment, ensemble era,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most popular contemporary, very representative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s, can show a variety of genres and different styles and transplanted to different works;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way of playing, erhu is not only the most melodic and singing representative of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but also has rich expressive power. Individuals in the secondary school to undergraduat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tudy stage, mainly to traditional folk music works, exposed to a variety of music types and genres, and a strong interest in modern popular music style. So this article takes the concert design as the main thread, mainly take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folk music material as the main, unifies the contemporary music culture, selects the different style genres works and the corresponding performance way, presents the way. Strive to bring auditory and visual integration to the audience, unified comfort feeling. Through studying the concert to draw up the repertoire,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tyle and meaning of the works, gradually overcome the psychological obstacle to the quick skill, and control various musical styles; The pursuit of expre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s of various contexts and roles through. And considering tha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rhu popularization and teaching is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hinese nation, folk music as the main, draw on and absorb all kinds of foreign music, and balance in the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atibility and selection, innovation.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32.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长安;现代音乐之理性思辩与评骘[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吴晓慷;感性与激情(三)——现代音乐的思考与甄别[J];师范教育;2003年11期
3 敖昌群;2003中国成都国际现代音乐节开幕式致词[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梁茂春;中国现代音乐缺了什么?——现代音乐漫谈[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张放;现代音乐的观念[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傅庚辰;创造美好的音乐——在北京现代音乐节开幕式上的致辞[J];人民音乐;2004年06期
7 张秀丽;现代音乐的教学越早越好[J];内蒙古艺术;2004年02期
8 高光明;浅析西方后现代音乐的形成与艺术特点[J];温州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9 陈丹布;;为年轻的中国现代音乐注入强大的生命活力——第二届北京现代音乐节述评[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尚道;;感悟现代音乐真谛——记第三届北京现代音乐节[J];台声;2006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娟;海峡两岸现代音乐的盛会[N];福建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裴诺;北京现代音乐节“磨剑十年”[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紫茵;北京现代音乐节制造音乐冲击波[N];音乐周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李红艳;北京现代音乐节走出学术小圈子[N];北京日报;2008年
5 兆爽;强力加盟北京现代音乐节[N];中国文化报;2008年
6 ;2010北京现代音乐节向文化盛会转型[N];音乐周报;2010年
7 林瑞华邋续鸿明;“传承之旅”展示现代音乐经典[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朱伟;现代音乐走出“象牙塔”[N];文汇报;2002年
9 紫茵;现代音乐离市场有多远[N];音乐周报;2002年
10 ;200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近期开幕[N];中国艺术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元;浅述视唱练耳教学中现代音乐的节奏训练构想[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小丹;《二胡作品展现的民族性与多元化》—硕士研究生毕业设计[D];中国音乐学院;2015年
3 耿蕾;后现代音乐思潮及其对中国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巢蓉;普通高校大学生研习与思辨现代音乐的价值之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马秀华;现代音乐“节奏形态”对于“节奏视唱”训练的现实意义[D];吉林艺术学院;2011年
6 欧阳枚;《现代音乐视唱教程》分析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杜晶晶;论现代音乐视唱及其训练方法[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洋;论梅西安音乐对我国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发展的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周泉;《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分析与教学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宏宇;现代音乐视唱教材《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35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835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