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声唱法通俗化
本文选题:美声唱法 + 高雅艺术 ; 参考:《艺术评鉴》2016年11期
【摘要】:在信息化的今天,人们对艺术的追求除了感受经典,更崇尚于标新立异。于是促成了唱法间的跨界与融合,"美声通俗化"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源于不同唱法的界定,是基于舞台表演实践中"混搭跨界"的热烈反响的成功范例,基于大众艺术鉴赏的多元需求。
[Abstract]:In the information of today, people's pursuit of art in addition to feeling classics, but also advocating innovation. As a result, the cross-border and fusion between the canto, "the popularity of Bel Sound" came into being. It originated from the definition of different singing method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uccessful example of "mixing and crossing the boundary" in stage performance practice, and based on the diverse needs of popular art appreciation.
【作者单位】: 湖北工程学院音乐学院;
【分类号】:J61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栋梁;;探析不同唱法在声乐教学中的对比运用[J];大舞台;2011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睿;接受美学视阈下声乐艺术跨界交融现象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海坤;;试论美声唱法通俗化[J];艺术评鉴;2016年11期
2 高洋;李伶;;美声唱法通俗化及其学习方法[J];大舞台;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倩;中国当代民族声乐跨界演唱个案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玉;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唱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刘雁飞;接受美学视野中的大学生音乐审美趣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徐文静;接受美学视野下的报纸文艺副刊[D];山东大学;2007年
3 韩彦婷;突破“三种唱法”构建中国新型民族声乐学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玉琳;新时代民族声乐艺术的新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剑萍;当代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赵海;接受美学的观念及其对音乐理解问题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用自己的方式解读《高雅艺术就更好吗?》[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09期
2 郭蓉;;高雅艺术进校园[J];青年文学家;2011年17期
3 迟建文;陈瑞坤;;浅议高雅艺术进校园[J];大家;2012年01期
4 郑秋锦;;高雅艺术市场化运作的定位战略[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4期
5 赵君哲;;让高雅艺术走进大学校园[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1期
6 牛步月;;关于高雅艺术走进农业院校的探讨[J];现代农业科学;2009年02期
7 张见;;论高雅艺术进校园[J];电影评介;2009年01期
8 赵娜;;高雅艺术进校园与我们的对策[J];大舞台;2010年02期
9 黄红平;林晖;董海燕;;从“高雅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谈高雅艺术的重要性[J];大舞台;2010年06期
10 徐曼;徐岩;;谈高雅艺术进校园[J];歌海;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晓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南;成都市高雅艺术演出消费调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林倩倩;高雅艺术走进大众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4 廖佩君;上海市“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音乐部分”调研与思考[D];上海音乐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928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92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