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乐学视阈下“人神共舞”的诠释——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乐舞文化研究
本文选题:太昊陵庙会 + 担经挑 ; 参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摘要】: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是祭祀"人祖"伏羲、女娲为核心的盛会,集信仰、休闲、商贸于一体。每逢会期,人们前往祭神拜祖,将一种原始性歌舞"担经挑"献给"人祖"。久而久之,这种歌舞形态逐渐融入"局内人"的日常生活,人们既把它作为取悦神灵的礼物,又把它作为日常强身健体的手段,以至于出现"人神共舞"的局面。同时,担经挑又与当地音乐文化耦合,关系密切。文章对担经挑的缘起、服装道具、舞蹈动作、表演过程等内容进行论述,进而厘清担经挑与当地民俗文化的关系,采用民族音乐学的视野多方位审视担经挑的象征行为,从"隐喻"中揭示出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Abstract]:Taihao Mausoleum Temple in Huai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is a grand gathering with Fuxi, Nuwa as the core, which integrates faith, leisure and commerce. During each session, people go to worship the ancestors, a primitive song and dance "Tam Sutra" to the "ancestors." Over time, this form of singing and dancing gradually melts into the daily life of "insiders". People regard it as a gift to please the gods and as a means of daily health, so that there is a situation of "people and gods dancing together". At the same time, Tam Chuan and the local music culture coupling, clos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rigin, costume props, dance movements and performance process of Tam Sutra, and then clar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m Sutra picking and local folk culture, and examines the symbolic behavior of Tam Sutra pi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musicology. It reveals it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from metaphor.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
【基金】:2016年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河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调研课题“淮阳太昊陵庙会音乐研究”(SKL-2016-1932)
【分类号】:J60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伟;;祭——二月初二太昊陵庙会[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贾滕;;从教化民众到弘扬文化:论地方特色庙会转型的国家逻辑——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鹿邑老子庙会为中心的考察[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翌晨;“泥泥狗”传承民族文化的成功范例——淮阳太昊陵庙会文化回眸[J];东方艺术;2005年06期
4 杜谆;陈克秀;;太昊陵庙会求子习俗解析[J];寻根;2007年04期
5 程玉艳;;生殖崇拜文化——淮阳太昊陵庙会文化的底色[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王波;;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淮阳太昊陵庙会的文化阐释[J];电影评介;2009年17期
7 王汝印;;淮阳太昊陵庙会及其文化内涵[J];治淮;1990年02期
8 董素芝;;淮阳太昊陵庙会[J];福建乡土;2007年06期
9 高畅;;浅析传统民俗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河南淮阳太昊陵庙会为例[J];湘潮(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屠金梅;;“宣传功”及其附体歌唱的研究——豫东淮阳县太昊陵庙会的考察[J];歌海;2012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建光;盛大的太昊陵庙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2 张靖;太昊陵庙会创吉尼斯世界之最[N];河南日报;2008年
3 记者 张艳丽 程鹏 李硕;神话已融入生活[N];周口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尚玮民;淮阳太昊陵庙会:延续千年更辉煌[N];河南科技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李颖;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碰撞[N];郑州日报;2006年
6 董素芝 张广起 李同森;中原民俗文化的“盛宴”[N];周口日报;2010年
7 记者 王艳;硕果满枝头[N];周口日报;2008年
8 刘先琴;周口市文化产业成为新增长点[N];光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王霞 李易衡;周口:厚重文化新自觉[N];光明日报;2012年
10 市群众艺术馆馆长 谢强;让市民共享文化大餐送欢笑同建和谐周口[N];周口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屠金梅;豫东太昊陵庙会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权力;近代以来淮阳人祖爷信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936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199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