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音乐基本要素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07 10:17

  本文选题:音乐创作 + 音乐基本要素 ; 参考:《音乐创作》2017年07期


【摘要】:音乐创作所包含的技法不仅仅是作曲理论《和声学》、《曲式与作品分析》、《复调》、《配器》四大件中所涵盖的内容,而是音乐基本要素在音乐作品中的综合作用,同时,音乐创作技法的发展是随着音乐基本要素的变迁与发展而进行的。在音乐创作的发展历史中,横向音高组织在纵向和声的制约下,以调式调性的倾向性以及纵向和弦的协和性为动力,经过几百年的扩展、延伸与发展,成为音乐作品最主要的结构力,然而随着历史发展,在横向音高组织的内在逻辑被不停的打破与重建,以期不断形成新的结构力的时候,音乐基本要素中的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辅助的元素被作曲家们提升为构成音乐的主要结构力,并据此创作出了伟大的作品。因此,音乐创作的发展可以说是音乐基本要素的发展,是音乐基本要素相互辅佐,相互制约,协同发展的过程。
[Abstract]:The techniques included in music creation are not only the contents covered in the four parts of composition theory < harmony >, < form and work analysis], < polyphony >, < orchestration >, but also the comprehensive function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usic in the music works,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creation techniques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usic. In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usic creation, under the restriction of vertical harmony, the horizontal pitch organization, driven by the tendency of modulation and the harmony of vertical chord, extended and developed after several hundred years of expansion. As the main structural force of music,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the inner logic of horizontal pitch organization is constantly broken and rebuilt, in order to form new structural force, the rhythm, rhythm and intensity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usic, Auxiliary elements, such as timbre, were promoted by composers to form the main structural force of music and created great work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creation can be said to b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music.
【作者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
【分类号】:J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立忠;;汉族民歌音调结构在当代作曲技法中的运用[J];音乐研究;2013年03期

2 刘正维;;四度三音列——传统音乐的“染色体”[J];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郑音;;音乐基本要素对于音乐创作的影响[J];音乐创作;2017年07期

2 蔡际洲;向文;;长江流域“巴蜀—荆楚”音乐文化区划问题——运用音乐数据库资料进行实证性研究的尝试[J];中国音乐学;2017年01期

3 杨民康;;以表演为经纬——中国传统音乐分析方法纵横谈[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4 李宁;;无伴奏多声部中国风格现代音乐作品“和音”的训练——以《中国风格现代音乐视唱24首》作品为例[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黄琼;梁宝忠;;东莞木鱼歌的悲情风格[J];艺海;2014年08期

6 阎妍;;二胡的技法与名曲欣赏[J];北方音乐;2014年09期

7 刘正维;;中西音乐“生万物”的“三足鼎”[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8 刘正维;;制约传统音乐风格的“三色论”——“四度三音列”续论[J];中国音乐;2014年01期

9 苗金海;;蒙古族包古尼哆的“调式基因”与民族性典型腔音列[J];人民音乐;2013年08期

10 张立忠;;汉族民歌音调结构在当代作曲技法中的运用[J];音乐研究;2013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刘涓涓;;这是一个诱人沉醉的黄昏——析罗忠昒艺术歌曲《黄昏》[J];中国音乐;2009年04期

2 刘正维;;四度三音列——传统音乐的“染色体”[J];中国音乐;2009年01期

3 徐玺宝;;论张小夫的电子音乐创作特征[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4 谷玉梅;瞿小松及其混合室内乐《Mong Dong》新探[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陈伟平;朱践耳《第十交响乐(江雪)》评析[J];中国音乐;2003年04期

6 周晋民;风格框图中传统与现代关系的探索[J];中国音乐学;1986年04期

7 乔建中;论汉族山歌的艺术特征[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鹿建柱;王永令;;群众音乐创作不要一味追求专业化[J];云岭歌声;2000年04期

2 钱仁平;事已过 境难迁——桑桐早年的新音乐创作及其他[J];音乐爱好者;2001年06期

3 易丹丹;浅谈音乐创作中的灵感[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孙凡;教化大众:计划经济时代音乐创作与传播的同一主题[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欢迎订阅改版后的《音乐创作》[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柳子伯;;“不可有法”与“不可无法”——浅谈音乐创作的继承与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7 张鹤峰;王正宇;孙艳丽;;音乐剧中的音乐创作与舞美艺术[J];大舞台;2006年05期

8 吕忠福;;音乐创作多元化刍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8期

9 ;《音乐创作》2006 2007年度优秀作品及论文颁奖音乐会[J];音乐创作;2008年06期

10 苏世奇;;云南音乐创作现状评述[J];民族音乐;2008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苗笛;;20世纪黑龙江音乐创作启示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邓俭;;试论儿童音乐创作的主体意识[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潘国强;;水族音乐创作与研究[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4 钟龙宝;;浅谈繁荣儿童音乐创作[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5 陈晓伟;;台北市非创作职业乐团之音乐空间建构[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6 胡玉璋;;歌剧《李向群》音乐创作谈[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7 晓夜;;从《卡玛林斯卡亚》谈民歌素材在音乐创作中的借鉴与运用[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8 晨见;陈琪;;漫谈“淮风”[A];第二届淮河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省文联主席 赵季平 戈华 整理;用音乐创作讴歌伟大时代[N];陕西日报;2012年

2 陈玉忠 杨建辉;老教授社区开办音乐创作班[N];北京社会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白炜;音乐创作最重要的在于“直指本心”[N];中国文化报;2011年

4 乐工;音乐创作在澳门[N];音乐周报;2008年

5 马霁鸿;民族音乐创作的成功探索[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记者 杜京;繁荣民族音乐创作 再创云南音乐辉煌[N];云南日报;2005年

7 李亚盟;绿水印青山 真情铸佳作[N];中国艺术报;2010年

8 辰风;专家研讨音乐创作与先进文化[N];中国艺术报;2010年

9 张杭;音乐创作,疏远了什么[N];人民日报;2012年

10 ;共赏大洋洲乐风(二)[N];音乐周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鹤霏;声音的思考与呈现[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2 王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作曲家留苏期间音乐创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序班;崔逢春草原风格音乐创作特色与技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2 梁琼;栾凯声乐作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思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毕业作品创作体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敬;瞿维音乐创作与社会历史背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5 赵明;中国电子音乐创作中戏曲元素运用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6 钱学艺;论“秦派二胡”艺术发展的传播与演变[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7 王圣杰;计算机技术在音乐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李曼辰;韩兰魁敦煌题材音乐创作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6年

9 孙程程;倒影技法在音乐创作中的运用[D];中国音乐学院;2016年

10 郑轶临;米歇尔 希翁电子音乐创作句法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本文编号:21046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1046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e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