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陆华柏艺术歌曲的意象与调式和声的观念

发布时间:2018-08-23 09:14
【摘要】:《故乡》和《勇士骨》在和声上的成功,均得益于中西结合。《故乡》前、后两段和声不同,前为调式和声,后为调性和声,中西并置,相得益彰,服务于内容的表达,经久不衰,常唱常新。陆华柏生前最后留下的两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国调式和声的,其思考及其建树,为百年来中国调式和声理论的发展留下重要的一笔。陆华柏所作的艺术歌曲《送孟浩然之广陵》及《绣荷包》体现了中国调式和声全新的音高材料的组织方式,并融入了中国百年来和声"去主音化"的民族风格的创作道路之中。陆华柏的中国调式和声的标记,是西方和声标记的改造形式。至今学界仍然停留在这个阶段,呈现的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繁荣"状态,这是理论滞后于创作的表现。
[Abstract]:"hometown" and "Warrior Bone" are successful in harmony, both of which benefit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hometown] before and after the harmony is different, the former is a tone harmony, the latter is a tonality harmony, and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sides are juxtaposed to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serve the expression of the content. A long time goes by, a song is always new. The last two articles left by Lu Huapai during his life revolved around the Chinese mode of harmony, and his thoughts and achievements left an important strok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Chinese mode of harmon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Lu Huapai's artistic songs "Guangling to send Meng Haoran" and "embroidered bag" embody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new pitch materials of Chinese harmony and blend into the national style of "desonization" of Chinese harmony in the past hundred years. Lu Huapai's Chinese tone mark is the transformation form of western harmony mark. Up to now, the academic circle is still in this stage, presenting a state of "prosperity"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and different opinions, which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theory lagging behind the cre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板俊荣;浅议格式塔及其四个原则对调式和声学习的启发[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沈建国;;论中国民族调式和声在京剧音乐中的运用[J];艺术教育;2007年12期

3 沈建国;;论中国民族调式和声在京剧音乐中的运用[J];戏曲艺术;2008年02期

4 邵良柱;;民族调式和声在高师和声教学中的融合研究(二)[J];大众文艺;2012年19期

5 张梅丽;;对调式和声的功能、色彩与力度性的再认识[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黎英海;《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序[J];人民音乐;2004年10期

7 樊祖荫;线性结构的和声方法——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之五[J];音乐研究;2003年02期

8 赖登明;;解析郭祖荣五声性调式和声[J];中国音乐;2010年04期

9 刘康华;一本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重要论著——评樊祖荫的《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与方法》[J];音乐研究;2005年03期

10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三题[J];音乐研究;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樊祖荫;;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三题[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仲龙;赵宋光五声性调式和声技法的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2 曹弘扬;论调式和声体系的现代风格[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沈建军;五声性调式和声的风格特征及成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贝;五本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教材之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勇军;黎英海民族调式和声理论与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南;建国初期民族调式和声探索的成果[D];武汉音乐学院;2010年

7 朱静宁;音乐调式稳定性期待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985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1985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c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