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定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1 09:31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着当代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升,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也就由此成为了和谐社会的重点。中华民族具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精神文明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中国文化宝库当中,民族声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关于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始终是一个备受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中国的文化瑰宝,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需要从民族声乐的文化传承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并立足于现实,以中华文化作为核心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如此才能进一步明确方向,为推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价值的提升提供不竭动力。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在界定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定位的基础上,从审美文化和艺术文化两个方面阐述其文化的体现,以期抛己之拙见唤起更多学者对此的高度共鸣,共同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贡献出绵薄之力。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romotes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ecomes the focus of harmonious society. The Chinese nation has five thousand years of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embodiment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o a great extent lies i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treasure house of Chinese culture, national vocal music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so the future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of social concern. As a treasure of Chinese culture,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needs to explore a new development p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heritage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combining history and reality, taking Chinese culture as the cor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further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provide an inexhaustible impetus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artistic value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ultur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from two aspects: aesthetic culture and artistic culture. The author hopes to arouse more scholars' sympathy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作者单位】: 科尔沁艺术职业学院;
【分类号】:J6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文军;试论歌伎对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作用[J];中国音乐;2003年03期

2 李智萍;;谈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3 刘辉;;再论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J];中国音乐;2006年01期

4 易雄志;莫颖;;中国古代声乐对中国民族声乐的影响[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杨莉;;论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弘扬[J];武警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汪丽萍;;浅析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传承与传播[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姚英姿;;当代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1期

8 史琳;;中国民族声乐体系结构刍议[J];民族音乐;2009年01期

9 王琳;;论中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09年02期

10 孟小师;;对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反思[J];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05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廖昌永;中国民族声乐发展中的协作性、多样性、时代性和传承性[N];音乐周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李瑾;中国民族声乐声归何处[N];音乐周报;2007年

3 记者 紫茵;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研究会在京成立[N];音乐周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蓉蓉;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谢静波;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审美特征[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晓芳;中国民族声乐的昨天、今天、明天[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們粤;关于中国民族声乐本质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权辉;20世纪中国民族声乐审美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阔;关于中国民族声乐风格特征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田威;关于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多元化发展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亚丽;“新时期(1979-2000)以来中国民族声乐论文”综合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9 张红霄;中国民族声乐通俗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姜霁娓;新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探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301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301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2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