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地区部分汉人民系传统音乐对北方宽音列的传承与变易
[Abstract]:After a period of blending, precipitation and accumulation, the relatively stable folk line and its folk culture, including traditional music, are often formed. The traditional musical melody structure in this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inheritance of the melody ton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place of residence,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melodic tone structure of the aboriginal people and the aboriginal people, during the migration process. And form a new melodic tone structure with both inheritance and variation. What are the changes, what are the rules, and why? This paper tries to use some Han people in Fujian and Taiwan.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当代音乐的海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ZD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J61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耀华;;论“腔音列”(下)[J];音乐研究;2009年02期
2 王耀华;;论“腔音列”(上)[J];音乐研究;2009年01期
3 胡曼;湖北三音列民歌的调转换[J];音乐研究;1985年04期
4 蒲亨建;论音列色彩[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01期
5 蒲亨建;;论场音列——乐种风格判定的形态学标志之一[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Z1期
6 赵德震;十二音列制(提纲)[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7 毛继增;对白马藏人号角式音列民歌的联想[J];音乐研究;1999年03期
8 冯晓;;关于古希腊“完整音列体系”的命名——对叶松荣先生“转调、无转调音列体系”命名的质疑[J];大家;2012年09期
9 赵华强;泛音列漫谈[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10 邹永红;;土家族二声音列民歌[J];中国音乐;2007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王婷;回荡在峡谷间的歌声[N];音乐周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姬骅;基于音列的音高组织方式[D];武汉音乐学院;2016年
2 聂鑫鹏;魂灵的圣歌[D];中央音乐学院;2016年
3 李峰;从谐音原理看音列与调式音阶[D];武汉音乐学院;2014年
4 刘力;多元材料的有效结合[D];中央音乐学院;2012年
5 张思捷;《于无声处—为巴扬、小提琴与大提琴》音高结构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6 王安潮;石磬形态通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7 龚光红;技术共融 风格浪漫[D];武汉音乐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3138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31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