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的考察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28 21:28
【摘要】:阿鲁科尔沁地区地处内蒙古赤峰市,是蒙古族重要聚居区之一。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地方特色,音乐表现自成体系,长调歌曲丰富,具有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并与阿鲁科尔沁地区特有的历史背景,自然地理环境和半农半牧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本地区独特的人文民俗融为一体,是蒙古族长调昭乌达风格区域中最具代表性地方传统支脉。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能够体现出该地区历史、民族习俗、音乐审美观和价值观以及宗教信仰等多方面。本地区独特的文化历史环境将长调民歌的音乐形态,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的形成以及发展具有影响。一是阿鲁科尔沁人民从古到今将该地区长调民歌依然传承下来,二是即保留本民族部落的长调民歌的同时接纳外族音乐成果,以形成了本地区特殊的音乐风格。因此本论文通过整体观研究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观摩长调民歌生存环境,社会文化背景来论述它的演唱形式,演唱方法等。采访本地区长调传承人和优秀民间艺人以及相关地方学者,地方文化工作负责人等。以长调民歌的形态为基础采用田野调查法和文献分析法,借鉴民族志的理论,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的研究成果,多方面深入挖掘其研究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首先,论述阿鲁科尔沁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以及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对该地区长调民歌风格的形成有什么影响。其次,本文阐述和分析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的最具演唱环境——《婚宴和乃日》及其相关的《图林道和乃日道》以及民族习俗之间的关系。第三章为通过传承人和民间艺人所演唱的具体曲目来分析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及其独特的演唱技法,风格特色。第四章是关于阿鲁科尔沁长调民歌的传承,包括传承人,地方传统传承方式方法以及保护的几点建议等。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07
本文编号:2553217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博特乐图;;蒙古族长调区域分布及生存现状[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师占成;;从时空观角度看蒙古族长调音乐风格的形成[J];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萧梅;理论 方法 精神——“‘实地考察’与民族音乐学学科建设”研讨会述评[J];中国音乐学;1997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玉成;胡尔奇:科尔沁地方传统中的说唱艺人及其音乐[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何红艳;科尔沁蒙古族说唱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国艳;乌兰毛都苏木音乐生活变迁的调查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2 娜仁花;蒙古长调的演唱风格与特点[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吴云;科尔沁乌日汀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4 王兴斌;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5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55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