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南音传承问题解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孟建军;;洞箫悠悠奏南音——访南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王大浩[J];乐器;2014年05期
2 吴楠楠;;“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艺术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以泉州师范学院南音专业艺术硕士培养为例[J];教育评论;2014年02期
3 王珊;傅清河;;南音男腔演唱探究与比较实验[J];艺苑;2012年05期
4 田青;;昆曲等你六百年[J];艺术评论;2011年06期
5 王丹丹;;南音复合式教学的尝试[J];福建艺术;2006年03期
6 樊祖荫;传统音乐与学校音乐教育[J];音乐研究;1996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燕;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婷;;泉州南音传承问题解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2 李研;;浅谈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改革研究策略[J];艺术科技;2017年01期
3 陈苘;;刍议五年制高职校管乐队组建与排练[J];生活教育;2016年19期
4 于玲;;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中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内蒙古艺术;2016年02期
5 王宇晨;;学校音乐教育对于黑龙江地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艺术教育;2016年04期
6 博雅杰;尹爱青;;基于地方音乐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锡伯族音乐为个案[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7 林肯;;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双基”与“双验”[J];北方音乐;2015年21期
8 刘玉选;;浅析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熏陶[J];通俗歌曲;2015年06期
9 韩琨;毛百川;;基于高师音乐教学平台对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淄博地方音乐文化研究为例[J];职大学报;2015年02期
10 刘芳;;地方民间音乐多样性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传承研究——以山西民间音乐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09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磊;王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质量保障——第五届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论坛综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12期
2 王辉;;全日制艺术硕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微[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3 李汉平;王迪;;MFA(艺术硕士)在中国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2年09期
4 胡莹;杨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与质量评价的思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5 修海林;;传承·传人·传谱——《纳书楹曲谱》“叶派唱口”的学术传承与选择[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6 嵇亚林;;艺术硕士教育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J];艺术百家;2008年S2期
7 吴秋红;;泉州南音演唱的声乐问题[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方仪;;艺术教育的实践性回归——谈中国艺术硕士专业学位(MFA)教育[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9 张兆颖;南音唱腔社会审美的时代性差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许国红;“多重大三度并置”音调结构考析——福建南音唱腔旋法探源[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吴浩琼;琵琶音律的研究[D];温州大学;2011年
2 云丹;蒙古四胡制作工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阮清河(留)(Nguyen Thanh Ha);越南琵琶的历史起源与中国南音琵琶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4 黄银镇;清代箫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章俊;中原豫、皖两地民间宗教乐器“筹”的考察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福建泉州举办2000年泉州南音学术研讨会[J];音乐研究;2000年02期
2 袁静芳;对泉州南音历史源流的几点思考[J];中国音乐;2001年02期
3 张兆颖;试析泉州南音工尺谱“”——“○”[J];中国音乐;2003年02期
4 张光宇;浅谈泉州南音现状与未来[J];音乐天地;2005年09期
5 王珊;;泉州南音的衍生、传承及其乐事活动[J];艺术百家;2006年03期
6 王珊;;泉州南音高等教育的构建与实践[J];人民音乐;2007年01期
7 王珊;;泉州南音概述[J];中国音乐学;2007年02期
8 陈敏红;;泉州南音乐社的社会功用[J];福建艺术;2008年04期
9 陈敏红;;泉州南音乐社经济来源调查报告[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10期
10 陈敏红;;泉州南音社“弦友”传承与发展的管见[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郑国权;;历代积淀,多元形成——略论泉州南音何以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A];闽南文化研究——第二届闽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林胜利;;泉台南音渊源浅探[A];海峡两岸五缘论——海峡两岸五缘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吴珊珊;抢救泉州南音时不我待[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黄瑶瑛;泉州南音艺苑落成专门表演传统南音[N];人民政协报;2008年
3 记者 陈智勇;用现代化手段抢救泉州南音名曲[N];泉州晚报;2011年
4 龚万全;泉州南音回荡“世纪”[N];音乐周报;2004年
5 王丹飚 李宇思;古乐缭绕 闻者尽醉[N];福建日报;2005年
6 泉州市艺术馆 陈婉娥;留住民族音乐的根[N];中国财经报;2009年
7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 蒯卫华;“音乐会式”教育:你的学习你做主[N];音乐周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东雪;当代泉州南音传承社会运行机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敏红;泉州南音乐社传承现状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陈恩慧;泉州南音拍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高婷婷;泉州南音文化推广策略探究[D];泉州师范学院;2016年
4 李博诗;泉州南音名谱《百鸟归巢》研究[D];泉州师范学院;2016年
5 吴楠楠;泉州南音乐团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周晓凡;民国时期泉州南音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燕;泉州南音乐器制作及其音律现象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826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582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