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普宁南阳山区客家山歌音乐特征及演唱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0 16:19
【摘要】:普宁南阳客家山歌是当地客家区域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代表。南阳山区是普宁市西南部一个客家人聚集的乡镇,保留了悠久的客家传统文化。本研究以南阳山区客家山歌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普宁南阳山区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习俗,感受当地民族文化、阅读各地民俗文化、客家山歌、客家文化的研究报告、著作书籍或者期刊文献,整理取样音频视频,分析作品音乐文本,从而立体多维的研究普宁南阳山区客家山歌。本文从传统文化发展视角分析了南阳山歌产生发展的土壤和精神内核,进而从音乐文本、歌词文本等角度分析了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和歌词特征。文章归纳和总结了南阳客家山歌的产生源流、现状、音乐本体、歌词释义,通过传统文化的角度、音乐形态学的角度、音乐的历史内涵角度、演唱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同时进一步对南阳山区客家山歌的发展现状和传承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传统歌曲保护、弘扬客家山歌文化、加强山歌创作,丰富表演手法以及非遗保护等举措和建议,以促进南阳山歌在未来能够得到有效保护和长远发展,保存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促进音乐文化多样性,促进传统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图文】:
普宁南阳山是粤东最大的山脉——莲花山脉的支脉,是普宁市与邻县的界山。南阳山区指普宁市西南部的客家人聚集的乡镇,主要有五镇一乡一农场。这里既传承保留了传统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也交融汲取了潮汕人的优良品格,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传统客家区域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与其他地方的客家群落一样,这里的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即有传统又有新的发展。第一节 南阳山区客家人溯源一、 南阳山区基本情况介绍南阳山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县级市)西南部,是普宁与揭西县、陆河县、陆丰市、惠来县四地的界山。南北相距 24 公里,东西相距 35 公里,总面积约 560平方公里[11]。传说古时有赖、杨两姓人于公元 1507 年(明正德二年),从福建省永定县南阳迁于此地。先人怀念故土而以原籍地名命名,故相传为南阳山,其大致范围为下图黄线左边区域。
第一章 普宁南阳山区客家山歌之文化传统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区域、潮汕平原西部,东接汕头市潮南区,南与惠来县相西南接壤陆河县、陆丰市,东北、西北分别毗邻揭阳市榕城区、揭西县。总面积约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231 万人,是中国县级市行政区。全市设 17 个镇、7 个街道办事1 个乡、3 个国营农场;有 518 个村委会、47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辖区内通行潮和客家话两种方言。多数地区居民通行潮州话,南阳山区等乡镇通行客家话。南阳山区位于普宁市西南部,如下图所示黑色线的左下方。主要由云落镇、梅林高埔镇、船埔镇、大坪镇、后溪乡、马鞍山农场等乡镇农场组成,人口约 40 万,语言以客家话为主,是普宁市客家文化的所在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07
本文编号:2672877
【图文】:
普宁南阳山是粤东最大的山脉——莲花山脉的支脉,是普宁市与邻县的界山。南阳山区指普宁市西南部的客家人聚集的乡镇,主要有五镇一乡一农场。这里既传承保留了传统客家人的文化传统,,也交融汲取了潮汕人的优良品格,形成了有别于其他传统客家区域的民俗民风和文化特点。与其他地方的客家群落一样,这里的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一个缩影,即有传统又有新的发展。第一节 南阳山区客家人溯源一、 南阳山区基本情况介绍南阳山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县级市)西南部,是普宁与揭西县、陆河县、陆丰市、惠来县四地的界山。南北相距 24 公里,东西相距 35 公里,总面积约 560平方公里[11]。传说古时有赖、杨两姓人于公元 1507 年(明正德二年),从福建省永定县南阳迁于此地。先人怀念故土而以原籍地名命名,故相传为南阳山,其大致范围为下图黄线左边区域。
第一章 普宁南阳山区客家山歌之文化传统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区域、潮汕平原西部,东接汕头市潮南区,南与惠来县相西南接壤陆河县、陆丰市,东北、西北分别毗邻揭阳市榕城区、揭西县。总面积约 平方公里,总人口约 231 万人,是中国县级市行政区。全市设 17 个镇、7 个街道办事1 个乡、3 个国营农场;有 518 个村委会、47 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辖区内通行潮和客家话两种方言。多数地区居民通行潮州话,南阳山区等乡镇通行客家话。南阳山区位于普宁市西南部,如下图所示黑色线的左下方。主要由云落镇、梅林高埔镇、船埔镇、大坪镇、后溪乡、马鞍山农场等乡镇农场组成,人口约 40 万,语言以客家话为主,是普宁市客家文化的所在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J60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雅萍;;江西铜鼓客家山歌演唱研究[J];音乐时空;2014年14期
2 黄少红;;新时期客家山歌演唱艺术的嬗变[J];北方音乐;2011年08期
3 黄少红;;新时期客家山歌演唱艺术的嬗变[J];民族音乐;2011年04期
4 黄少红;;论广东传统客家山歌的艺术特色[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03期
5 黄少红;;河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研究[J];歌海;2010年02期
6 陈菊芬;广东客家山歌特点初探[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邹庆全;东莞清溪客家山歌音乐特征及其演唱风格研究[D];广州大学;2017年
2 余薇;红土地的奇葩[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艳芳;浏阳客家山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黄文杰;粤东北传统客家山歌及其演唱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晨;黄氏宗族客家住屋型制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728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672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