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音乐艺术论文 >

多元化的吸收与重塑《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创作技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6 22:33
【摘要】:《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在梅西安毕生的创作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库赛维茨基基金会的委约,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于1947年开始创作,历时两年并经过三个创作阶段才得以最终完成。作品被分为十个乐章,每个乐章都有独立的标题,其演奏效果令人联想起视觉的艺术,千变万化的织体形态令听者耳目一新。作品表现了生与死,爱与忧伤和彷徨总是连在一起,欲望与现实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根据作品的复杂性,本文从主题设置、音乐素材的吸收、色块运动、数控技巧、以及曲式结构几个方面对整部作品进行分析,最后延伸到美学意义,并得出其核心的思维方式,即多元化的吸收与重塑。首先,整部作品的主题数量庞大,梅西安在不同风格和“质地”的主题中同时结合了循环、延展、拼贴与象征的思维,与传统交响曲的主题设置方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最终在多个乐章中形成了以欢悦主题、死亡主题和爱情主题为主线的贯穿,体现了梅西安以潜意识的方式将主题的象征意义联系起来的特征。形态各异的主题在不同程度上都体现了某种和声中心,包括自然大调主和弦、十二音“模式”下的单一中心音、三全音中心、依附性的二重或多重中心、对比性的二重中心等等。一些主题在不同调式的形态下体现了共同中心音的特征,一定程度继承了传统和声运动中利用共同音转调的思维。其次,梅西安的音乐语言向来受到不同音乐元素的影响,这部交响曲更是如此,不同音乐元素的影响达到了极为多元化的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找出了这些来源,包括佳美兰音乐、蓝调音乐、西非音乐、印度音乐、印第安人音乐等不同地域的风格,也包括穆索尔斯基、格什温、拉威尔、德彪西、理查.斯特劳斯、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等多位不同派别的作曲家的作品,甚至还有中世纪的素歌,以及向自然界“借”来的声音,包括鸟歌和钟声,它们通过有机的结合与重塑成为一个整体,服务于音乐内容。吸取这些音乐素材的过程中,梅西安从来不直接照搬,而是将它们赋予自己音乐语言的烙印之后再表现出来,数列时值的控制和整体化的色块设计是其中重要的技术。在曲式结构方面,梅西安在交响套曲的框架中融入了多种体裁的因素,尤其是协奏曲,显著地表现为末乐章的托卡塔与钢琴华彩段,此外,不同曲式结构的灵活运用也充分体现了作曲加的结构重塑能力。最终,作品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有机整体。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晓辉;;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音乐人类学深度意识的消解[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周文娟;;浅析现代双簧管作品的音乐特点——以欧仁·波札的《田园风格幻想曲》为例[J];北方音乐;2009年09期

3 孔令旨;;浅析中西古典音乐审美思想的差异[J];北方音乐;2010年04期

4 何纯梁;;对后现代中国音乐文化的几点思考[J];北方音乐;2011年10期

5 熊晓辉;;艺术人类学与人文主义[J];昌吉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胡东亮;;现代音乐作品的美学审视[J];大家;2011年12期

7 周旭;;通向世界民族音乐融合的桥梁——黑人音乐家阿金·尤巴的歌剧《查卡》(Chaka)序曲No.1中的“交叉文化”现象研究[J];大舞台;2010年07期

8 陶娜娜;;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分类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大舞台;2012年02期

9 郑甜;;从《4'33”》看后现代音乐[J];电影评介;2007年09期

10 秦俊;;后现代主义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向京;瞿小松音乐中的文人精神[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晓烨;赋格写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温展力;音乐视野中的观念艺术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4 朱宁宁;英美实验音乐:1950-1970年代[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5 宋方方;对美国20世纪末西方音乐研究中女性主义批评的审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7 纪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音乐观念研究[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磊;论支声及其在西方现代音乐中的应用[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于洋;卡特音乐的时空秩序[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71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nlelunwen/2771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